《瞭望東方週刊》記者王元元 特約撰稿鄭鑫
從無到有、從有到富、從富到亂,瓶裝水在中國經歷了一個傳奇的發展過程
隨著民眾對自來水水質擔憂的加劇,瓶裝水受到熱捧。行業研究機構中研普華給《瞭望東方週刊》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2013年,中國瓶裝水年消費量分別達到3982萬噸、4587萬噸、5519.1萬噸、6579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20%。
從1930年德國人在青島開辦嶗山瓶裝礦泉水廠起,中國的瓶裝水歷史已有80餘年。從無到有、從有到富、從富到亂,瓶裝水在中國經歷了一個傳奇的發展過程,銷量劇增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
被質疑的“水功能”
亂“水”漸欲迷人眼。
瓶裝水主要分為飲用純凈水、飲用礦物質水、飲用天然泉水、天然礦泉水四類。而市場上售賣的瓶裝水遠超上述定義,蘇打水、磁化水、太空水等一大批概念水層出不窮。這些概念水標稱添加了特殊物質,能夠為人體提供營養,甚至能夠治療疑難雜症、預防癌症。
其實,這種基於概念功效的宣傳,無論是從實驗角度還是研究角度,都被證實是不可能的。業內也早已就此達成共識——“功能水”多屬廠家炒作,水質本身並不具備神奇功效。
2012年,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曾對全國六個知名品牌的蘇打水産品進行了功能測試,結果表明其所宣稱的能夠降尿酸的功效是子虛烏有。
一位要求匿名的飲用水研究專家直斥我國瓶裝水存在的隱患:瓶裝水在進入市場之前應該經過科學的研究,以確定水質對於人體的影響,判斷什麼樣的水適合人體飲用,什麼樣的水才能進入市場。“但是在中國,相關部門、生産廠家從沒有做過這樣的臨床實驗。”
2013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産品標簽説明書管理規定》,要求涉水産品標簽和説明書中不得標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功能;虛假、誇大使消費者誤解或者欺騙性的文字、圖形以及與生活飲用水無關的內容;“鹼性水”、“活化水”、“富氧水”、“功能水”等內容。
上述規定並沒能厘清宣傳混亂的瓶裝水市場,眾多企業仍大肆推廣所謂的功能水。2014年2月,娃哈哈集團高調推出“富氧水”産品,宣傳其溶解氧含量為普通飲用水的6~10倍,能夠補充人體需氧量,該産品一經推出就引發業內專家的強烈質疑。
“礦物質水”退出
公開資料顯示,礦物質水已經成為中國瓶裝水市場銷量靠前的水種,而以礦物質水為主打的康師傅、娃哈哈更是在這一領域佔據半壁江山。
礦物質水是在自來水的基礎上添加硫酸鎂、氯化鉀等食品添加劑而製成。事實上,大自然的水中均含有多種礦物質,而那些沒有經過污染的自然水,礦物質含量要比礦物質水高得多。
“水企把本身含有礦物質的水凈化之後再重新加上礦物質,並且把新添加的礦物質作為産品的賣點,這是很可笑的。”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常務所長趙飛虹告訴《瞭望東方週刊》,礦物質水的出現就是打“擦邊球”,存在諸多問題。
2014年4月,國家衛計委下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提出不得再使用“飲用礦物質水”的名稱。這預示著,2008年才被納入瓶裝水水種的礦物質水,可能很快成為歷史。
《意見稿》出臺後,康師傅方面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公司對於政府牽頭梳理相關標準的行動表示支援,但也希望有關單位能多方徵詢意見,以使標準的制定能有助於包裝飲用水市場的健康發展,“礦物質水只是替罪羊。”
參與《飲用純凈水水質標準》制定的清華大學教授王佔生曾多次提出刪去礦物質水的稱呼,但長期未能如願。“礦物質水因為名稱與礦泉水接近,易造成消費者誤解,這次的修改有利於凈化市場。”他對本刊記者説。
純凈水則更加極端,將水中含有的有益或有害的所有物質全部去除掉。王佔生説:“水除了滿足人體生理需求外,還能夠提供一些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物質。純凈水把水中的所有物質都去掉了,長期飲用會使人體缺少一些物質,對健康帶來影響。”
“在中國,相關部門沒有告訴民眾哪些水是安全的,哪些水是不安全的,只有廠家的宣傳。如果中國人仍然像現在這樣不加區分地隨意喝水,20年內健康狀況肯定會出問題。”上述要求匿名的飲用水專家説。
高端水水源地的現實
何為高端水?業內對此並沒有一個標準定義。不過,按照消費者的理解,高端水就是高價水。
中國最早的高端水品牌當屬嶗山礦泉水。1930年,德商羅德維在青島打成中國第一口礦泉水井,開始生産瓶裝嶗山牌礦泉水。1949年之後,嶗山礦泉水被指定為國宴用水,成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專供飲用水和國務院招待貴賓的宴會專用水。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嶗山是中國唯一的高端瓶裝水品牌,而近20年來隨著消費需求的增加,高端水品牌越來越多。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高端水市場正以每年40%的速度擴容,成為瓶裝水市場的“黑馬”。崑崙山雪山水、五大連池水、西藏5100冰川水、恒大冰泉等幾大品牌更是發展勢頭迅猛。
但是,高端水究竟高在哪,卻始終是消費者的疑問所在。從上述幾款高端水品牌來看,其所宣稱的高端均體現為優質水源地——如崑崙山礦泉水宣稱的青藏高原6000米海拔雪山融水,恒大冰泉的長白山3000萬年深層礦泉等等。
2014年5月,本刊記者曾前往吉林省靖宇縣調查礦泉水源地保護情況,該地聚集了包括農夫山泉、恒大冰泉、娃哈哈等一大批知名水企。記者注意到,同樣的水源地,農夫山泉出産的550ml飲用天然水市場售價僅為2元,而恒大冰泉的500ml天然礦泉水市場售價則為4元。
“水源的水質都是一樣,加工處理工藝也沒有多大的成本差異,價格的高低企業自己説了算。”靖宇當地某品牌水企的工作人員説。
價格心理戰
“中國人向來認為‘便宜沒好貨’,會過分信任高價産品,覺得高價就代表高品質,其實不然。”趙飛虹説。
以依雲為例。依雲在中國號稱高端水,但在歐洲國家則是一個大眾品牌。曾有媒體報道稱,依雲500ml瓶裝水在中國售價普遍達到10元左右,而在歐洲僅約4元人民幣。
且依雲多次被曝出現品質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自2006年6月起,依雲已被六次曝光菌落數超標、亞硝酸鹽超標。最近一次是出現在2012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和化粧品中。
業內人士分析,依雲國內外價格差主要源自國內外不同的定價策略,以及多級經銷渠道。每一級經銷商推高成本少則50%,多則200%,加上廣告行銷等成本,最終消費者購買價格是産品進入中國市場成本的4~5倍。
本土品牌西藏5100冰川水也是個特例,這家成立於2006年的高端水品牌,到2010年時已成為“中國第一高端礦泉水”,市場份額近30%,趕超依雲、巴黎水。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其涉足的鐵路、民航、郵政等都屬壟斷行業,這使得5100礦泉水能夠在保持高量的同時維持高價。
《南方週末》報道稱,2008至2010年間,約兩億高鐵和動車乘客喝到了配發的5100礦泉水,構成該公司80%的收入,而埋單人是鐵道部下屬的中鐵快運。2013年2月,廣東律師龐琨曾向鐵道部申請公開5100礦泉水在火車站內發放的依據,被拒絕。
國標有望大一統
目前,我國共有四個專門針對瓶裝水的國家標準,分別是《飲用天然礦泉水》、《瓶裝飲用純凈水》、《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其中,前兩個是産品標準、後兩個是衛生標準。
2014年4月的《意見稿》將除天然礦泉水以外的所有包裝飲用水都納入統一標準。也就是説,上述提到的四個瓶裝水國標中,除《飲用天然礦泉水》外,將統一合併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這被外界解讀為瓶裝水國標即將實現“大一統”。
此外,《意見稿》刪除了PH值指標和菌落總數。目前,國內包括農夫山泉、娃哈哈在內的幾乎所有瓶裝水都過分強調水質的“弱鹼性”,以PH值高低來力證水質的好壞。實際上,這種説法並無科學依據,PH值對消費者的健康其實無直接影響,且世界衛生組織也從未對PH值提出過基於健康的限制標準。
同樣,對於眾多瓶裝水在外包裝上明示的菌落總數,業內專家也要求刪去。在國際上,包括國際瓶裝水協會、美國、日本等國都未對這一指標提出要求。“細菌對人體的作用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不是説沒有細菌就一定是好的。”王佔生説。
《意見稿》中關於源水的表述也曾引發較大爭議。《意見稿》將源水改為“來源於地表、地下或公共系統的水”,增加了地表水一項。而在原標準中,同樣的表述為:應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也就是説源水是以自來水標準為基礎的。這被認為是標準在對企業源水要求方面的放寬。
不過,也有專家對於《意見稿》的出臺並不看好。比如,趙飛虹説:“三個標準是針對不同的水種,各方面要求都不一樣,不可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意見稿》只是在形式上將三者合併到一起,內容上並沒有實現統一,這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