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昨天舉辦“控鋁促健康”開放日活動。記者獲悉,雖然饅頭、油條和麵條等面製品是鋁的主要來源,但7-14歲兒童吃進去的鋁主要來自膨化食品。
據了解,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調整,從今年7月1日起,部分含鋁添加劑不得再用於食品加工和生産,饅頭、發糕等部分面製品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三部副主任張儉波表示,此次調整是因為國際上降低了鋁的健康指導值,而且也是風險評估的結果,重點是控制面製品和膨化食品中鋁的含量,此次修訂將大大降低我國居民膳食鋁攝入水準。
據專家介紹,JECFA制定了鋁的“暫定每週耐受攝入量”(PTWI)為2毫克每公斤體重,這相當於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週吃進去120毫克鋁不會導致鋁的蓄積並引起健康損害。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吃進去的鋁按平均值算,低於JECFA提出的參考值(PTWI),但14歲以下兒童以及一些經常食用鋁含量較高食物的消費者,吃進去的鋁較多,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其中饅頭、油條和麵條等面製品是鋁的主要來源,但7-14歲兒童吃進去的鋁主要來自膨化食品。專家稱,兒童少吃一袋(60克)薯條薯片類膨化食品,鋁攝入量能減少0.07毫克每公斤體重。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