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有機食品“迷人眼” 價高令人難言愛

2013-03-25 09:08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雖然有些貴,但是畢竟是要吃下去的東西,現在生活條件還不錯,願意多花點錢買個放心。”昨日,楊浦區的王女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會優先選擇有機標誌的食品。不過,記者近幾日走訪滬上家樂福、沃爾瑪等多家大型超市發現,不少消費者對於有機食品望而卻步,除了覺得價格過高,“假冒的有機食品太多,反而不如普通食品吃著放心”也成為理由。

  近年來,由於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標上有機、綠色、無公害標簽的食品迅速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價格也隨著需求量的增加而水漲船高。

  價高令人難言愛

  在家樂福曲陽店蔬菜以及水果區,記者並沒有發現有機食品的標誌。“儘管銷售情況不錯,但是有機食品價格過高,超市現在已經不賣了。”銷售人員對記者解釋,“我們現在賣的‘農超對接’産品也是安全無害的。”在大米區,僅有一個包裝較為精緻的品牌打上了有機食品認證標誌,其重量為2.5千克,售價達86.3元,而其餘同等重量普通大米售價為20元到40元不等。

  相比之下,有機食品網路銷售情況更火爆。記者通過淘寶網搜索“有機食品”,共得到25679個結果,其中最暢銷的有機食品在30天內售出638件。通過比較發現,淘寶網上普通的紫糯玉米棒每500克售價為9.50元,但標記了有機食品的紫糯玉米棒每500克售價達19.44元。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宋心倣在今年全國兩會時表示,據統計通過有機産品認證的企業已經超過5000家。近幾年來,僅有機食品市場就以30%的速度遞增,到2015年將達到500億元的市場規模。

  在巨大利益誘惑下,有機食品一時成為各方爭奪的利益蛋糕,亂象叢生。宋心倣指出,名目繁多的認證機構、諮詢、培訓機構層出不窮,往往以低於官方的價格擠佔市場,分享利益,“花錢買認證”有愈演愈烈之勢。使大量的不符合規定的生産商通過這些機構進入有機食品市場,製造了混亂。四川省農業廳廳長任永昌也認為,有機食品是經過政府委託的仲介機構進行認證,其“認證和監管是脫離的”。

  有機食品更“安全”?

  那麼,有機食品到底是什麼?僅僅是一種消費概念還是真正能提供安全保障的食品?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消費者並不是很清楚什麼是有機食品,甚至有消費者誤解有機食品較普通食品營養價值更高。事實上,有機食品也稱生態或生物食品,是國標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産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産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産加工的。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南慶賢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如果是真正的有機食品,在品質以及安全性方面確實是有保證的,但是有機食品並不是萬能的。”與普通食品相比其優勢不在營養價值高低,而在於安全性更高、風險更小。嚴格意義上來講,任何食品都是無害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吃有機食品才會安全。

  “有機食品生産難度比較大,因此在市場上真正的有機食品並不多,這也是有機食品價格高、多假冒商品出現的原因之一。”南慶賢指出,在有機食品的生産過程中,每一環節都有嚴格要求,必須符合國家有機食品的標準。他以蔬菜為例向記者做了説明:首先,土壤裏含有的所有成分要符合有機標準,也就是説有害物質含量極低,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第二,所應用的水也要符合標準。種植地區本身土壤、水被污染的,不能生産出有機食品。

  認證過程待完善

  有機還是非有機,靠肉眼無法辨別,認證就成了關鍵。2012年7月1日,《有機産品認證實施規則》開始施行。所有的有機食品上市時,最小的獨立包裝上除了貼有機認證標簽、認證單位等之外,還要貼有機追溯碼。但這一被業界稱為“最嚴有機新規”的效果並不理想。

  南慶賢認為,在認證過程裏,雖然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但認證過程並不是很完善,有的認證機構本身資質並不是很充分。南慶賢告訴記者,“這個問題非常複雜,需要管理部門的嚴格檢查以及認證機構的認真對待。”

  “實際上做有機食品要靠企業自身的規範管理以及市場的監管。”艾格農業資深分析師馬文峰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特別指出的是,企業的經營思路要正確,要樹立長遠的品牌,而不是著眼于短期的利益。與此同時,企業的管理與市場的經營等各方面都要公開,嚴格按照要求來做。最好能做到“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産業鏈的模式,産業鏈封閉運作,渠道嚴格管理,只有生産、銷售都得到認可,企業才能真正獲得長遠利益。

  不過,馬文峰也坦言,中國市場太大,的確存在很多不規範的地方。如果全産業鏈運作,需要較大投入。即使有機食品前景廣闊,運作起來也還是很困難。

  “食品安全問題並不是中國獨有的。歐洲將馬肉當牛肉賣,美國將低檔魚當高檔魚賣,這與普通食品當有機食品賣一樣,牽涉到的都是一個價格問題。”南慶賢説,“以三聚氰胺為例,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家都有標準,低於這個標準就是無害、安全的。儘管含量越低越好,但是不可能低到零。消費者應該有理性認識,食品不可能是零風險的。”

  南慶賢特別提醒消費者,對食品選擇上要有一定科學辨別能力,儘量到知名的、正規的商店以及超市購買食品,因為食品引進的程式都比較嚴格,包括引進的渠道有相關資質部門認證、有機食品標簽明確等,這樣安全性比較高。“國家也在盡力保障普通食品安全,消費者不必盲目追求有機食品。” 南慶賢稱。

  【小百科】

  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

  按照農産品施農藥化肥多寡排序,由高到低分別為:無公害、綠色、有機。無公害可以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使用量多寡依據國家標準;綠色食品是“減農藥,減化肥”;而有機是“無農藥、無化肥或不能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物質”,有機産品的優點是比較天然,對環境更友好,較少污染,也因此成本最高、産量最低。(陳偲)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