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在立法會發表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在週邊經濟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這份預算案通過聚焦支援旅遊業、扶助中小企、發展創意産業和金融服務等“內紓外擴”政策,協助本地企業及居民應對不明朗的經濟前景,為香港尋找發展機遇。
紓困減負 推動內需
每年2月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可謂港人今後一年個人經濟走向趨勢的晴雨錶。是要繳更多的差餉和稅賦幫助政府共渡難關,還是能享受各種減稅退稅的政策優惠、切身感受發展紅利?這次的財政預算案帶來的是好消息。港府將推出總額近400億元(港幣,下同)的紓困措施,對衝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減輕港人生活壓力。
目前香港壓力較大的是旅遊業、零售業,特別是入境遊遊客出現下降。鋻於新形勢,新財政預算案推出短、中、長期措施,提振香港旅遊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短期措施主要是減輕從業者的經營成本,包括豁免旅行社、酒店、旅館、食肆的牌照費用等,共涉及1.4億元。中期措施主要是改善香港旅遊形象,包括擴充今年盛事的規模、拍攝新的宣傳片、推廣香港的自然景觀和獨特歷史文化等,政府會撥款2.4億元。長遠而言主要是提升旅遊基建,迪斯尼樂園和海洋公園的新園區及新酒店將於近兩年啟用,美食車的先導計劃也將在今年推出。
除了支援旅遊業,預算案中還提及扶持中小企、減輕市民生活負擔等措施,包括免收納稅人75%的薪俸稅,增加單親、已婚、供養父母等免稅額10%以上。借“還富於民”,將退稅變成消費來拉動本地內需。
提振措施受到各界點讚。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用“雪中送炭”來形容這些措施對香港旅遊業的幫助,旅遊業賓館聯會主席劉功成則稱,歡迎“政府多宣傳和舉辦大型活動吸引遊客”。針對實施多年的公共租住房屋免租措施今次沒有再推出,香港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這類一次性紓緩措施應逐步減少,多把資源投放在照顧在職家庭兒童、老人健康等,長遠來説,社會利益較大。
創新發展 突出優勢
除了紓困措施,預算案中另外一個大手筆的投入便是創新發展。曾俊華認為,新興市場的崛起和資訊科技發展革命兩大因素,令全球形成“新經濟秩序”,傳統經濟模式受到衝擊。香港正好可以創新思維,憑藉自身原有優勢做好準備,在全球激烈競爭下脫穎而出。
未來發展的增長點最可能是兩個方向:一個是以金融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另一個就是創新科技。預算案對這兩方面都給予了大手筆的資金支援。
在金融科技領域,香港的優勢是“國際化”,多家國際金融和專業服務機構,包括埃森哲、澳洲聯邦銀行、畢馬威、清華科技園等,近年都選擇在香港設立實驗室和培育計劃。下一財政年,港府會劃出3000平方米的專用空間並推出專屬計劃,在未來5年為150間金融科技初創企業提供支援,安排300名大學生到海外大學參與金融科技訓練營,深入了解行業發展前景。
對於創新科技,曾俊華指出,除了按計劃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50億元,還會注資20億元資助大學在重點科技領域進行中游和應用研究,把私營企業投資研發工作的現金回贈金額提高40%,擴展研究成果在公營機構的試用,繼續資助大學團隊成立的科技初創企業。
此外,香港科技園公司正研究一個成本為82億元、針對智慧生産和研發的先進製造業項目,預計可于2021至2022年度完成。
香港社會輿論對財政預算案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派糖”、減稅等相對較窄的範疇,而對於如何創富、長遠發展等重大課題卻少有人問津。這些推動創新的措施,與市民切身利益相距較遠,要看到成果可能是十年八年以後的事,但並不是説錢就白花了。沒有這些前瞻性部署,香港的未來和長遠發展可能就會困難重重,這是將來“派糖”的保障。
開拓市場 尋找機遇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還有一大亮點:推動時裝設計、電影、藝術體育等創意産業的發展,促進産業轉型。香港作為購物天堂,時裝設計的土壤肥厚,加上未來港府要加強向海外推廣本土設計師、為年輕人提供技術培訓和創業資金支援,時裝産業有望在香港發展壯大。
港産粵語電影是香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深受內地和東南亞觀眾喜愛,有輝煌的過去和廣闊的市場。去年,港府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2億元,今年還會繼續注資2000萬元,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電影業,重振香港電影業。
對於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多次提及的“一帶一路”機遇,財政預算案中也作出呼應。曾俊華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香港貿發局已經推出一系列措施,協助業界在“一帶一路”機遇下拓展業務。
曾俊華還透露,深港通的推行和滬港通的優化工作也已進入尾聲,有關籌備工作香港已經準備就緒,在中央宣佈後就能儘快推行。
在曾俊華司長財政預算案的結語部分,他引用了粵語流行曲《憑著愛》的歌詞來鼓勵大家。他説,相信香港總有一日能夠打破僵局,更相信在雨過天晴之後,香港對和諧、團結的社會,會更加珍惜。(汪靈犀)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