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港澳傳真  > 正文

香江漫話:香港——如果霓虹都市的霓虹不再

2014-04-04 09: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香港4月3日電 題:香港——如果霓虹都市的霓虹不再

  中新社記者 盧哲

  交錯轟鳴的車輛在賓士,車窗外飛速向後的是色彩斑斕的霓虹招牌,“大酒樓”、“麻雀館”、“大押”、“酒吧”、“書店”……鏡頭一轉,或在天橋或在街角,面前依舊是狹小道路上密密麻麻的霓虹招牌,各色字體用玻璃管曲成不同的顏色閃閃發亮,甚是晃眼。

  這是香港,是幾乎所有關於香港的鏡頭裏都一定會有的香港霓虹燈。

  1910年霓虹燈開始進入世界,1932年香港首間霓虹燈工廠——克勞德霓虹公司在香港開設;到1950年代,美國軍艦時常停靠的香港駱克道開始蓬勃起燈紅酒綠,隨後小説和電影開始用油尖旺的霓虹招牌喻作城市的意向……霓虹管成為了香港這座城市的另類視覺語言。

  香港每個用霓虹招牌的小店,都用心把招牌做出自家特色,比如炸魚球做的最好的餐館,它的霓虹招牌就被做成了一隻魚;自認為最結實的制傘廠,它的招牌就是一把錚錚傘骨。將都市的繁華與漁港的活力聯繫起來,這大概是香港霓虹最大的特色。

  “我們擔心霓虹會消失。”香港西九文化區視覺文化博物館M+策展人陳伯康説。M+正在舉辦香港首個網上展覽“探索霓虹”,他們邀請市民把香港各處的霓虹招牌拍攝上傳,並製作出香港霓虹地圖。“收藏霓虹招牌,並非只出於感性懷舊,而是霓虹招牌本身的意義。”

  臺灣作家張曉風説,霓虹招牌是香港“美學”的一部分。“香港的商人好像都喜歡字體方正筆畫肥潤,看起來富態而有福澤。”

  實際上,據香港書法家馮兆華介紹,霓虹招牌字體大有講究。“那些殷實的商號喜歡敦厚的字體,而跌打館或武館喜歡北魏體——刀光強悍的那類字體。酒樓就偏好純品一點,隸書行楷一類。”而每個行業,基本都找同一位書法家寫招牌,久而久之就定型了,“單看字體,就能知道是誰寫的,是哪一行。”

  霓虹招牌師傅劉穩在香港做霓虹燈五十餘年,1970年代曾參與製作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霓虹招牌——樂聲。“那招牌蓋住了彌敦道一棟大廈的整面墻呢。”劉穩説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霓虹“鼎盛期”滔滔不絕。

  劉穩説:“霓虹燈製作看起來不難,但要把玻璃管曲一個完美的圓,沒有二十年功力出不來。”經驗豐富的師傅起草圖都靠“眼界”,看到字體就要想好如何走管,從哪起頭才燒不到手,玻璃升溫到何時才該用力,如何布管筆畫才“實”。

  寫字、曲管、設計,每一環都帶有個人色彩,霓虹招牌因而承載了厚重的“人情味”。“LED燈就是燈泡排列在模型上,哪有這些心思?”所以也難怪香港的收藏家對老霓虹招牌有特別的興趣。

  但隨著發光二極體(LED)出現,香港霓虹行業開始衰弱,數位噴畫等廣告媒體後來居上,霓虹招牌逐漸淪為室內裝飾。

  劉穩説,“是受到LED的威脅,有什麼辦法呢。”但他認為霓虹燈的光亮溫和,持久耐用,“能從時間上打敗LED”;文化研究學者吳文正亦看好霓虹燈管,“可以傳承的招牌受喜愛,都希望生意能夠代代相傳”。

  這一行,比外來威脅更大的,是無新血入行。“哪有人來呢,賺不到錢又辛苦。”劉穩説,現在接的都是小單,靠一點手藝功夫。“現在的霓虹招牌,拆一個少一個,你見到彌敦道上可有新招牌裝上去?肯定是沒有了。”

  2006年開始,香港政府收到不少戶外招牌的意外事故報告,公共安全問題開始受到關注。屋宇署自始每年拆卸約3000個違例招牌。單在2009年,就有5000多個招牌被拆除,包括屹立於佐敦道和彌敦道交界處數十載的香港經典霓虹招牌“裕華”。

  2013年9月,香港實施“違例招牌檢核計劃”,開始拆除超出尺寸規限的“吊燈式”招牌,據屋宇署估計,市內的12萬個招牌中,大部分均屬違例招牌。

  若果真如此,陳伯康的網上霓虹燈展,會不會成為香港霓虹最後的回憶?年過七旬的霓虹燈師傅梁立基堅持看好霓虹的未來:“霓虹燈這個手藝一定會流傳下去。你看看世界各地,繁榮的地方總一定都有霓虹閃爍。”(完)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