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首條官方“貧窮線”將於本週六(28日)的扶貧高峰會上公佈,以香港住戶入息中位數50%劃界,預計有近120萬人屬於貧窮人口,其中以長者及在職貧窮家庭佔最多。學者認為港府應儘快落實“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及“低收入家庭補貼”,而退保計劃不可只靠政府“泵水”支援,建議設立“退休保障稅”,向符合納稅人士每月象徵式徵收1%稅項。
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關於去年貧窮數據的分析,推算香港有116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其中29.8萬人是65歲或以上長者,是貧窮問題最嚴重的年齡組群,數據亦識別出貧窮人士中,有64.4萬人生活于在職貧窮家庭中,顯示即使有收入,亦未能“擔起一頭家”。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鐘劍華表示,香港社會保障單一,主要靠公共援助,缺乏社會保險元素,只有救濟。未有養老保險下,香港110多萬名長者中有21萬人拿取綜援,大約每5名長者便有1人拿綜援,他們較其他綜援人士更難有翻身機會,加上有些長者沒有退休金,港府須儘快落實“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但由於香港稅基窄,稅收佔政府的收入份額不多,主要靠非經常性收入,例如賣地,認為政府需考慮資金來源問題。
扶貧委員會轄下社會保障和退休保障專責小組已委託香港大學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領導團隊,就“全民退休保障制度”進行研究,預計明年初有數據作分析。但周永新指出,目前的長者生活津貼、長者津貼和綜援出雙糧政策,無助改善長者生活,認為全民退保應由政府、僱主、僱員三管齊下供款,待市民65歲退休後,不用審查便可以拿到3000至4000元(港幣 下同)保障金。
鐘劍華建議,“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應該全民承擔,現時政府的公共援助缺乏資金籌集渠道,要在經常帳中撥出資金,認為政府要説服公眾,設立退休保障稅,向每名合乎納稅資格的在職人士象徵式徵收1%稅項。
對於最低工資2011年“出臺”時被視為其一有效的扶貧政策,而基層人士的薪金在最低工資保障下“起碼有個譜”,不過在通脹下,加上種種原因致“開工不足”,最低工資失去效力。
香港社聯與樂施會均有建議政府需推行“低收入家庭補貼”,縮減貧富懸殊。鐘劍華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均認為,有些“在職貧窮”家庭仍未“上樓”,租金負擔重,往往需節衣縮食,“低收入家庭補貼”可給予家庭起碼的保障,提供誘因予他們繼續工作。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