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資加速佈局 金融業開放紅利持續釋放

2021-02-10 09:18: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2021年開年,外資加速佈局中國金融市場,保險、支付、證券等業務領域取得多點突破。其中,保險業作為金融業開放“排頭兵”動作不斷,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管公司近日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此外,今年以來有10余家外資機構提交了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審批,遠超去年同期。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債券託管量大幅增長,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26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記者獲悉,下一步,金融開放紅利還將加快釋放,資本項目雙向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將進一步推進。與此同時,開放政策將加快先行先試,相關部門將研究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對外開放試點,支援北京“兩區”建設以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開放創新。

  外資搶灘中國金融市場

  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2021年開年外資機構紛紛加快佈局中國市場的步伐。

  作為金融業開放“排頭兵”,保險業動作不斷。2月5日,中德安聯人壽在保險業協會披露股東變更資訊,稱中方股東中信信託擬將所持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全部轉讓給外方股東安聯(中國)控股。1月25日,安聯(中國)控股旗下的德國安聯保險資管也獲批籌建,標誌著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管公司正式進入我國保險資管市場。1月27日,華泰保險集團重要股東君正集團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君正化工向安達天平轉讓持有的華泰保險約15.3068%股權的交易已經全部交割完畢。

  支付方面,1月美國支付機構PayPal在華全資子公司美銀寶全資控股了持牌支付機構國付寶資訊科技有限公司,PayPal也成為首個進入中國支付市場的外資支付機構。

  中國股市、債市等金融市場也獲得外資青睞。自去年末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新規正式實施以來,各路境外機構開始密集提交相關資格申請。證監會官網數據顯示,2021年來已經有10余家外資機構提交了《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審批》。

  中央結算公司最新發佈的1月債券託管量數據顯示,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債券託管量大幅增長,1月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面額為30567.75億元,同比上漲62.09%,相較上年末上漲5.96%。這是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6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金融開放紅利加速釋放

  記者獲悉,開年以來,央行、外匯局等部門密集部署,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國際化將進一步推進。下一步,金融開放紅利仍將加速釋放。

  2月8日發佈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階段,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礎設施,提高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使用中的便利化程度。此前召開的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提到,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繼續推動金融市場高品質雙向開放。促進本外幣、離岸在岸市場的良性協調發展。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

  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日前在發佈會上表示,2021年外匯局將會持續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積極推動金融市場開放。將繼續推進資本項目雙向開放。例如,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繼續推進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擴大QDLP試點範圍。完善QDLP投資報告制度,健全常態化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發放,並持續推進外債登記管理改革,完善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股票、債券資金管理。

  “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具有重大意義,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國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助力。”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除了資本項目有序開放外,我國已基本放開金融業對外資管制。當前金融業還需在服務能力和開展國際競爭方面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特別是與國際市場和監管規則相銜接。加快資本項目開放力度,實現國內外資本跨境自由流動。

  此外,區域開放創新將加快推進,金融開放政策將在部分區域先行先試。王春英錶示,將研究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對外開放試點,支援北京“兩區”建設,以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等區域的改革開放。支援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匯管理改革和創新。

  增強系統防風險能力

  專家指出,隨著開放紅利釋放,資本流動加快,應同步強化與更高水準開放相適應的金融監管體系,增強金融系統抵禦風險的能力。

  范若瀅指出,考慮到資本所具備的順週期性特徵,在推進金融開放過程中容易出現超調的大進大出的資本流動。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步伐加速推進,跨境資本流動規模逐步上升,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更為頻繁、規模更大,可能帶來人民幣匯率過度波動,不利於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劉向東也表示,跨境資本加快流動將會對金融系統造成衝擊,特別是短期熱錢的流進流出會造成資本市場的大幅波動,甚至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為此要嚴格監控熱錢的流動方向,謹防單邊波動衝擊金融系統。

  范若瀅建議,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建立與更高水準開放相適應的金融監管體系,綜合運用政策工具調節跨境資金流動。同時,加強對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分析和預警,做好貿易、投資背景審查,市場劇烈波動時酌情限制資本流出渠道,防控短期跨境資本的異常流動。此外,加強金融監管機構與其他涉外經濟管理部門之間的政策協調和資訊共用,提升管控合力。

  “隨著金融業開放程度越來越高,風險防控能力也需要跟進提升。目前我國的短板在於風險防範體系尚不健全,相關法律監管體制略顯滯後,亟待進一步深化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劉向東説。他建議,在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加強金融系統能力建設,包括利用自貿試驗區等開展壓力測試,利用金融科技加大風險識別預警,探索“沙盒監管”等做法,不斷提升金融系統抵禦風險的能力。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