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媒:珠三角是中國經濟榜樣 成功之路能否複製?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道 英媒稱,珠江三角洲是中國最有活力、最開放和最能創新的地區。它能夠為中國其他地區指明方向嗎?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4月6日發表文章稱,40年前,深圳是消息閉塞的農村。如今它是珠江三角洲最有活力的城市,是中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在哈佛大學教書的荷蘭建築設計師雷姆·庫哈斯稱之為“廣普城市”——即沒有傳統、能夠迅速適應時代和與時俱進的地方。它現在還是這樣,不過已經“老”得有了回憶。
距離羅湖邊境檢查站不遠的湖北社區,是深圳市最早的社區之一。這個社區的老房子正在拆除,為現代化建築讓路。一個巨幅標語上寫著:“人人參與改造,家家戶戶受益”,政府給村民和當地房主提供補償。
研究深圳城中村的美國專家瑪麗·安·奧唐奈解釋説:“很多人認為這個地方是個貧民窟。”與附近富裕的高科技居民區南山相比,這裡確實很破舊。南山區每人平均年收入超過5萬美元。然而即使這個不起眼的地方也從全球化中得到了好處。這裡的房子有墻有頂,有水有電有下水道。湖北區不是天堂,但是加拉加斯或孟買的貧民窟居民渴望住到這樣的房子裏。
在珠江三角洲,除了中國的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還有廣東省的9座城市,包括深圳和廣州。世界銀行最近宣佈,珠三角為世界最大的特大城市群,超過了東京。其居住人口超過6600萬,比義大利或英國的人口還多。
這個規模中等的三角洲靠近中國最南邊,是世界最成功的經濟體之一。其國內生産總值高達1.2萬億美元,超過人口是它四倍的印尼。10年來其經濟平均增速超過12%。
對於中國自己,珠江三角洲至關重要。雖然珠三角面積不到全國的1%,人口僅為全國的5%,但是它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國內生産總值,出口占四分之一。它吸收的外來直接投資佔全國的五分之一,自1980年以來吸引的外來直接投資額超過了1萬億美元。最重要的是,它是中國行之有效的閃光榜樣。
文章稱,沒有自由創業,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幾個世紀以來,這個貿易點就是中國全球化最高的地方。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經濟自由化將珠三角變成了中國首屈一指的製造和出口中心。現在它正在迅速成為世界最具創新能力的集群之一。
即便如此,這個世界的大車間現在也面臨諸多挑戰。東南亞和其他地方的競爭對手正變得越來越有競爭力。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速度放慢。隨著整個中國在老齡化,勞動力人口萎縮,進入該地區的民工流在枯竭。自2008年以來,廣東民工凈流入減少了近一半,從110萬減少到去年的60萬。同期,從鄰省湖南凈流出的民工從28.6萬下降到僅僅3萬。競爭越來越激烈和勞動力萎縮是全國性問題,但是作為全國最開放和市場化最高的地區,珠三角的痛感比其他地方更強烈。
文章提到,珠三角能否應對殘酷的新現實並再次成為全國的榜樣?四大趨勢應該有助於珠三角適應未來:多樣化、一體化、自動化和創新。
多樣化是必要的,原因有兩個。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維持珠三角製造工廠運轉的廉價勞動力正在枯竭,而工資在猛漲,因此老闆們將一些工廠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方。同時,向西方出口越來越難。自約10年前的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富國經濟增長很小,而且歐美越來越抵制貿易,因此珠三角的製造商們將一些出口産品轉向國內市場。
政府和企業還加倍努力使市場一體化,投資基礎設施,以使在該地區做生意更容易。與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不同,它們的重點是國內市場,而珠三角面向世界,因此其基礎設施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出口。其供應鏈企業現狀正在開發新的物流系統來服務於國內的需要。自動化在這一調整過程中有很大作用。
最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曾經以仿製産品聞名的地區正在成為世界級的創新集群。移民城市深圳已經迅速從工廠轉向先進的製造業、機器人和基因組。它是中國最有價值和最具發明能力的兩大跨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就連美國的技術巨頭蘋果公司也正在那裏建設研究和開發中心。
文章稱,香港對創新城市深圳來説是很好的互補。香港是充滿活力的全球金融中心,還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也是內地企業很大一部分對外投資的渠道。
文章稱,珠三角指明瞭未來的方向。深圳的企業家們證明了市場力量的威力。
珠三角精明的企業早就投身全球市場的殘酷競爭中。有些敗了下來或遷往更廉價的地方,不過很多留下的都是世界級的。未來珠三角還能繼續引領風騷嗎?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