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5日在商務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2016年,我國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91起,反補貼19起,保障措施9起;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分別上升36.8%、76%。
其中,幾近半數的貿易救濟案件針對中國鋼鐵産品,21個國家(地區)發起立案調查49起,涉案金額78.95億美元,案件數量和金額同比分別上升32.4%、63.1%。其他貿易摩擦較多的産品主要集中在化工和輕工領域。
孫繼文表示,整體來看,2016年我國遭遇的貿易摩擦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中國遭遇貿易救濟案件數量達到歷史高點。二是光伏等重點産業、瓷磚、輪胎産品遭到多國設限。三是貿易摩擦政治化、措施極端化傾向明顯,終裁稅率普遍較高。
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日前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指出,貿易摩擦多發與中國貿易“大而不強”、靠量大價低策略取勝直接相關。考慮到世界經濟復蘇跡象尚不明顯,且各國尚未形成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政策取向偏向自顧和貿易保護主義,2017年我國貿易摩擦形勢可能更加嚴峻。
他表示,預計鋼鐵産品仍將是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圍繞高端産品的貿易摩擦也會加劇。
“貿易救濟措施是一把雙刃劍,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們希望各國審慎、克制、規範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願與各國共同努力,通過磋商交流、業界合作等方式化解摩擦,努力克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壓力,共同促進繁榮與發展。”孫繼文説。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