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多地銀監局日前公佈的三季度最新數據發現,在上海、浙江、寧波等東部沿海地區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環比二季度呈雙降態勢的同時,甘肅等西部地區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則呈現雙升態勢。另外,黑龍江、吉林、河南等省份的不良率仍高達3%以上。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不良暴露區域從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不良資産市場機會也在不同地區間流轉。
截至11月23日,已有上海、浙江、寧波、黑龍江、吉林、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南等十地的銀監局公佈了各自區域內的三季度銀行業不良數據。其中,上海、浙江、寧波三地的不良呈現雙降,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76%、2.41%和2.92%。與此同時,甘肅不良則為雙升,截至三季度末,其不良貸款率為2.04%。另外,黑龍江、吉林、河南三省份的不良貸款率雖然環比二季度持平或下降,但絕對水準並不低,分別為3.3%、3.46%和3.18%。
根據銀監會公佈的數據,截至2016年三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達1.49 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6%。相較于全國平均水準,各地區間差異明顯。
中國東方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3日最新發佈的報告也稱,上輪不良資産週期時,不良資産市場處於發展初期,由於對口剝離的緣故,不良資産市場呈現明顯的條塊分割格局,不良資産地域分佈特徵不明顯。
本輪不良資産週期,不良資産分佈呈現一定的區域特徵,表現出從東南沿海向內陸地區蔓延的趨勢。江浙地區不良資産分佈集中,今年以來逐漸向中西部地區蔓延,不良資産的增長呈現由點到面的態勢,仍然集中在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報告稱,不良資産市場機會將在區域間輪動,不良率噴發後的地區將進入相對平穩的沉寂期。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西部地區大型國企集中程度高,市場化程度低,所以其調整速度會慢一些。而且單靠市場本身調整可能還不夠,還需要供給側改革,才能完全化解這一風險。”曾剛預計,未來不良的分佈和産業的差異化依然會很明顯,後期不良可能還會繼續小幅上升,但是壓力會減少,總體持謹慎樂觀態度。
伴隨著不良資産在區域間的轉移,各地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設立迎來高峰。自2013年首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江蘇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後,截至目前,已有30 余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AMC)正式獲准開展批量收購不良資産業務。而其分佈地區也呼應了不良資産在區域間轉移的趨勢,最新公佈的一批地方資管公司名單中,陜西金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華融崑崙青海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嘉實龍昇金融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均位於中西部和東北等不良暴露尚未見拐點的地區。與此同時,山東省的地方AMC——山東省金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也發佈百億增資擴股計劃,擬將目前的總股本20.3億股增至100億股以上。而其增資擴股的背景正是山東省整體不良率快速攀升。
近日,銀監會又發佈《關於適當調整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放寬了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相關限制,允許每省最多可設立兩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並鬆綁其對外轉讓不良資産。不過,面對區域性的不良資産市場機會和政策鬆綁,地方資管公司的經營現狀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
一位東部省份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人士向記者坦言,很多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雖然拿到了批量收購不良資産業務,但是開業到現在做的還是一些“通道”業務,即將自己從銀行批量拿到的資産包倒手再賣給民間的資産管理公司,真正做清收和重組的業務並不多。“而且在向銀行拿不良資産包的時候還會直接和四大資産管理公司競爭,參與競爭的機構越多,銀行將價格壓得越低。低價拿包對我們而言是不合算的,比起四大而言,我們在資金成本上沒有優勢可言。”上述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還是應該尋求差異化競爭,真正發揮其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的作用。上述東方資産報告稱,隨著地方金融機構風險加大,為維護地區穩定,地方政府對設立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態度比較積極,支援力度加大,使其在區域內的不良資産領域,具有更多的便利條件和更強的溝通能力。因此,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可以選擇自身有競爭優勢的領域,填補四大資産管理公司的業務空白,充分利用其本地化資源。
曾剛則稱,隨著地方不良資産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想提高效率,還應考慮引入更多市場化機制。“不是僅由地方政府來成立資産管理公司,而是應該讓更多在資産處置方面有經驗和能力的私人資本進入到這個市場當中。這樣可能對資産處置效率更有幫助。”他説。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