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這個位於山東東南部的小縣城,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是聞名中外的“中國民間石雕藝術之鄉”。近年來,隨著莒南石雕種類越來越多,傳統藝人手藝越來越精湛,莒南石雕文化日漸繁榮。
坊前鎮,一個普普通通通的小鎮,坐落在莒南縣城的東部。相傳大禹曾來此地築堤治水,一位民間藝人用手工雕刻了一座石坊,作為對大禹治水的紀念。據悉,目前坊前已成為國內重要的石雕基地之一,石雕、石刻加工廠已達80多家,從業人員5000余人,技術人員大300余人。坊前鎮每年所産的建築石雕、工藝石雕,不僅暢銷國內,同時遠銷日本、美國、德國、義大利、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當年坊前鎮就實現産值10億多元,創利稅2.6億元,從業人員每人平均收入4多萬元。
當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到,為提升石雕産品的檔次和品位,莒南縣多次組織人去北京故宮、中國美術館,南下浙江、福建、廈門等地參觀學習,並邀請中央工藝美院雕塑專家祝大年教授和田自秉教授等到莒南講課、設計産品、評點作品。同時,莒南縣還組織創作者們走出國門,到義大利的羅馬、法國的盧浮宮等世界著名藝術殿堂觀摩,拜師求藝。通過這種“拜師天下”式的學習,時下的莒南石雕被賦予新的生命。
石雕産業園中出口樣品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而作為當地的龍頭企業,勇進集團目前成立已足足20餘年,企業相關負責人陳強告訴中國經濟網文化産業頻道記者,隨著企業業務的不斷擴張,目前集團的主要客戶包括萬科、華潤等一線地産商,工程項目遍佈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20多個城市,現已發展成為國內石材裝飾行業綜合實力較強企業。2015年集團産值達7.3億元,出口創匯6000余萬美元,其中石雕石刻出口3000余萬美元,實現利稅1.5億元。
生産加工車間工人正在“異形”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採訪過程中,記者跟隨陳強一同來到了石材的生産加工車間。此時此刻,身著工作服,帶著防塵口罩的工人正在進行一道名為“異形”的生産加工工序。陳強介紹到,這些車間工人分工明確,流水線作業,快速而準確。
隨著採訪的不斷深入,記者了解到,儘管近兩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我國製造業同比增速減緩,但勇進集團因為深耕傳統文化製造,基於前期市場已基本打開,如今在市場地位和定價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客戶資源相對穩定,所以每年的訂單不降反增,甚至節節攀升。此外,對於這些從事傳統文化製造業的企業,當地政府還會給予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
當地石匠打磨石雕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期間,陳強告訴中國經濟網文化産業頻道記者,像其他傳統手藝一樣,石雕技藝的傳承同樣面臨著很大程度的人才斷層。相對於其他更加靈活的謀生手段,重復手工作業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的確稍有欠缺。不過,現在隨著匠人收入的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願意靜下心來學習這項技藝,“我們當地每人平均月收入2000到3000不等,但如今也是‘一把錘,一根鏨,一年掙個七八萬’,加上我們地方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年輕人從事這樣技藝,也會給他們發放補助”。
據悉,在專注傳統石雕業務的基礎上,勇進集團積極擴大與大型房産公司的合作深度,2006年將總部遷到北京,並於同期開始實施外墻幹挂工程。隨著近些年石材幹挂豪宅日漸受追捧,其市場前景也越來越被業內看好。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勇進集團每年都會投入300- 400萬實行新品研發,並在北京專門聘請、培養了一批具有資深專業背景的設計團隊,不斷深入市場調研,積極與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夯實行業內功。
採訪的最後,陳強透漏不久企業將掛牌上市,“因為幹我們這一行,相對戰線會拉得比較長,加之石雕石刻大多出口,外墻幹挂賬齡也比較長,所以對資金的流動性有一定的要求,預計今年9月份我們將會登陸新三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