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一次住院記兩次:“分解住院”是騙保還是無奈

2016年08月09日 15:48:0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據新華社南寧8月8日電(記者向志強)本來只住了一次院,醫院卻開兩次出入院手續——通過“分解住院”,本應由醫院承擔的超額費用就變為新農合基金報銷。近日,南寧市一鄉鎮衛生院被舉報通過上述手段“套取”新農合基金,當地衛生院承認違規但表示“事出有因”,且新農合經辦機構審核發現問題後也並未支付相關費用,未造成新農合基金損失。

  200多人一次住院有兩次住院記錄

  有網友近日發帖稱,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衛生院通過“分解住院”等方式套取新農合資金。舉報人發給了記者蒲廟鎮衛生院2015年11月和12月的“分解住院”詳表。

  記者看到,11月的表裏共有30多人70多次的住院記錄,涉及新農合補助金額9萬多元,12月的表裏包括200多人400多次的住院記錄,涉及新農合補助資金達到44萬多元。名單上每名患者都有兩次住院記錄,而且絕大多數人兩次住院記錄相隔在一兩天之內;患者住院費用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舉報人表示,2015年廣西鄉鎮衛生院出院病人每人平均醫藥費用僅有1200多元,但上述兩張圖中很多患者住院費用達到1800多元,質疑衛生院存在用高價藥、濫檢查、小病大治等問題。“以12月的統計來看,200多人分解出的400多人次已佔到當月住院人次數的60%左右,明顯存在嚴重造假行為”,舉報人説,當地政府部門對於平均每人次住院費用有明確限額,蒲廟鎮衛生院將一次住院分為兩次,目的就是分解高額收費、“套取”新農合資金。

  “分解住院”因“時間緊急”?

  針對舉報,邕寧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蒲廟鎮衛生院負責每人平均表示“分解住院”“分段報銷”情況的確存在,但是因慢性病患者增多等特殊情況引起,並不存在“惡意套取”新農合資金的“主觀故意”,而且新農合經辦機構審核發現問題後也並未支付相關費用。

  邕寧區衛計局局長韋熙介紹,為確保新農合基金合理開支,遏制醫療機構濫檢查、小病大治等問題,邕寧區結合城區實際制定了新農合基金控費辦法,對醫療機構補償總額和住院每人平均費用等進行了控制,其中規定中心衛生院的住院每人平均費用標準為1800元/人次,超出這個標準的費用就須由醫療機構自身承擔。

  蒲廟鎮衛生院院長黃冠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分解住院”違反規定。他稱,去年下半年,受天氣變化、政府給精神病患者發放住院補助、醫院新增數百張病床等因素影響,到醫院住院的重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人數增加,這些患者治療費用較高、時間較長,每次住院費用大多超過每人平均限額。由於月底就要上交統計表、時間緊急,經醫院領導班子討論,便打算先將病人床位分解,之後再向主管部門請示。

  據介紹,目前當地新農合結算方式採取的是醫院先墊付、之後再與新農合管理中心結算的辦法。邕寧區新農合管理中心主任黃翰親介紹,中心在審核蒲廟鎮衛生院上報數據中發現“分解住院”異常資訊後進行了梳理統計,並拒絕支付相關費用,未造成新農合基金損失。

  需提升監管能力,調整支付辦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各地為控制醫保費用開支,對每人平均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年度費用總額等均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限制,一些醫療機構或患者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採取“棄門診改住院”“挂床住院”“頻繁住院”甚至“虛造病歷”等手段“套取”新農合基金。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立雄表示,相比于醫療和管理水準較高、患者集中的城市醫院,鄉鎮衛生院醫療水準有限、接收病人相對較少,但小病大治、虛開治療費用、挂床住院等不規範問題十分突出。

  專家表示,針對種種“套取”新農合基金問題,既要提升監管能力,加大處罰力度,也需調整和完善新農合基金使用、支付相關辦法,以實現控制新農合基金開支與保障實際醫療服務需求的平衡。

  楊立雄表示,目前基層新農合經辦機構存在人手不足、專業性欠缺、資訊化手段滯後等問題,下一步應對症施策、加大投入,提升監管能力與水準,並進一步完善資訊公示、社會誠信等制度,加大處罰力度;與此同時,也應根據基層醫療服務實際情況適當提升縣鄉一級醫療機構的費用限額,對於精神病、慢性病等特殊病種還應出臺專門的報銷支付辦法。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