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MSCI(明晟公司)第三次拒絕納入A股,新華社發表評論稱,未來看,這是缺乏先見之明的。
6月15日淩晨5點,MSCI公司宣佈,延遲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同時,MSCI繼續保留A股在2017年納入新興市場的審核名單上。如果A股市場準入狀況在2017年6月之前出現顯著進展,MSCI不排除在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的例行週期之外,提前公佈納入A股的可能性。
對此,新華社在當天午後發表英文評論文章稱,MSCI納入A股宜早不宜遲。
文章認為,MSCI公司的這個決定是可以理解的,考慮到不確定性和市場擔憂仍然存在,但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回頭看時,會發現這是缺乏先見之明的。
關於此次仍未納入A股的原因,MSCI董事總經理和全球研究主管RemyBriand稱,“國際機構投資者希望在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前,看到A股市場準入情況得到更進一步的切實改善。”具體包括,A股有關QFII 額度分配和資本流動限制的相關制度進展,以及交易所停牌新規的執行效果,仍需觀察。而且,QFII每月資本贖回仍有限額,且交易所對涉及A股的金融産品有預審限制,這些問題都有待解決。
新華社的這篇英文報道認為,國際投資者不應該減持等待所謂的完美場景。MSCI越早把中國A股納入,中國和國際資本市場越早能夠從更廣的連接中獲益,同時,國際投資者能享受的投資機會也更多。
MSCI指數是多數國際機構的投資標的,其客戶涵蓋全球約98%的頂級基金。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追蹤MSCI指數的基金公司多達6000家,所投資的資金規模高達7萬億美元。正因為此,一旦A股市場躋身MSCI新興市場指數,國際投資者就可以通過追蹤指數來配置A股。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如果MSCI選擇在今年納入A股,概率最大的情形是5%的比例,將帶來大約210億美元(約合1385億人民幣)的資金流入,對應的資金流入將在未來一年逐步實現。
關於此番MSCI延遲納入A股,新華社在另一篇評論文章中寫到,A股加入MSCI不是“非贏即輸”,兩者的對接應是一個良性互動、水到渠成、互利共贏的過程。
文章援引美國信安環球股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基金經理李曉西的觀點稱,對中國A股而言,納入各種國際主流指數帶來的資金和流動性固然“誘人”,但作為新興市場,如何更好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增強活力,為中國乃至全球投資者提供價值才更加重要。
中國監管層的觀點也是往前看。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今日盤前表態,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A股市場的國際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任何沒有中國A股的國際指數都是不完整的。此次MSCI明晟公司延遲納入的決定,不會影響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進程和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建設長期穩定健康的資本市場是我們自身的需要。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