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校園網貸平臺野蠻擴張,亂象愈演愈烈。這與部分大學生辨識能力不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一些平臺對代理仲介或借款方管理不力,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等都不無關係
前有河南某大學生因高額校園貸債務自殺,如今又有女大學生網貸遭裸照要挾還錢,每一個令人咋舌的新聞曝出,都再次刷新人們對校園網貸的認知底線。
據媒體報道,通過網路借貸平臺借貸寶,有女大學生被要求“裸持”(以手持身份證的裸照為抵押)進行借款,逾期無法還款將被威脅公佈裸照給家人朋友,且借款周利息高達30%。
網貸平臺以網際網路的便利,滿足資金供求雙方對理財或借貸的需求,原本並無好壞之分。但面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校園網貸,正在逐漸變味。
借款前,門檻極低,不明示風險,甚至存在交易雙方私下約定,提供裸照便能提升借款額度……
借款後,高額利息與不透明收費潛伏,若逾期,催債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一些大學生借新還舊,從少到多,正一步步陷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泥淖中。
其實,如今各家校園網貸平臺提供的金融服務,傳統銀行很早前就提供過類似品種。那時的校園信用卡服務一度風靡,但因壞賬率過高、社會問題頻現,2009年銀監會發文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信用卡。如果要給已滿18歲的學生發卡,需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
時隔數年,傳統銀行漸次退去的市場,卻成為校園網貸跑馬圈地的新獵場。各家平臺野蠻擴張,亂象愈演愈烈。這與部分大學生辨識能力不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一些平臺對代理仲介或借款方管理不力,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等都不無關係。
學生借貸,門檻如何確定?如何定位校園消費金融市場?如何讓學生不再重蹈跳樓贖債、“裸持”借貸的覆轍?這些問題,值得監管部門、學校、家庭各方引起足夠重視。
更重要且關鍵的是,加強對校園消費金融市場的監管不可再等!應強制校園網貸平臺明示風險,更應明確平臺責任,加強對申請人的資訊核實,將申請業務的門檻提高到合理範圍內。
未來,還應統籌管理在校學生的借貸、分期還款資訊,在納入徵信系統的同時,推進各家平臺的資訊共用。唯有強化管理,多管齊下,才能避免校園網貸造成更大隱患。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