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曼麗)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央行繼續“放水”。昨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本週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凈投放900億元人民幣,若加上下調存準釋放的約7000億元,本週央行發放的“春節紅包”約8000億元。
釋放8000億元流動性
面對春節前的習慣性資金緊張加上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央行頻頻出招。本週央行在公開市場繼續實現凈投放,這是中國央行于1月22日時隔一年重啟逆回購工具後,連續第五次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上周央行單周實現凈投放550億元,本週該數字為900億。
就在此前一日,央行祭出了大殺器:全面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外還對部分機構再額外下調0.5—4個百分點。各大券商分析師預計,此次降準為市場帶來約7000億流動性。加上本週公開市場凈投放的900億元,央行本週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投放了約8000億元的流動性。
大規模放水仍是“穩健”?
這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從穩健轉向寬鬆?高盛經濟專家宋宇認為,全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貨幣政策中最生硬的工具,此舉透露了非常強勁的貨幣寬鬆信號,預計第二季度央行還將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志傑表示,央行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是通過外匯佔款進行,但去年三四季度外匯儲備降低,外匯佔款明顯下滑,變成了回籠貨幣、收縮流動性的渠道,所以通過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注入流動性進行對衝。降準旨在釋放過去外匯佔款過多凍結的流動性,不應理解為貨幣政策的方向性改變。
在降準之後,央行的官方表態依然是“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而央行上海總部的態度則相對明確:“既要在基礎條件出現較大變化時適時適度調整,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爭取時間;也要防止過度“放水”固化結構扭曲,推升債務和杠桿水準。”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