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矛盾再次升級,多款阿裏係産品被微信全面封殺。昨日,繼支付寶紅包上線半天被微信封殺後,微信店舖全面禁用支付寶進行收付款。此外,北京晨報記者從蝦米音樂CEO王皓方面得知,阿裏係的蝦米音樂、天天動聽也全面被微信封殺。此前,由阿裏投資的快的紅包已被封殺。此次封殺是繼一年前淘寶遮罩微信之後,微信對於阿裏係遮罩的最激烈回應。微信強硬表示,“等什麼時候阿裏係接入了微信支付,我們再來談這個問題”。
微信賣家無法使用支付寶了
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商家們要更加清楚地站隊,是阿裏還是騰訊?
昨日,繼支付寶紅包開通微信、QQ入口8個多小時後被微信封殺。隨後,不少商家反映,通過微信平臺開設的店舖無法使用支付寶收付款。
按照億邦動力給出的數據,微信商戶60%在微信內使用支付寶收付款,這意味著切斷支付寶介面後,將有六成微商受到影響。對此,一位業內人士猜測,隨著阿裏和騰訊矛盾的進一步升級,或面臨二選一進行站隊的局面。
2月2日下午,陸續有商戶反映無法使用支付寶,賣家們只看到一個“淘寶遮罩了來自微信的瀏覽請求”的頁面提示,微信表示,是淘寶遮罩了微信所致。
對此,支付寶稱,並沒有遮罩微信平臺商家的任何介面調用請求,而是微信將微信平臺上所有與支付寶相關聯的連結或請求全部封殺。
支付寶和淘寶為兩個獨立的公司,淘寶遮罩微信連結和微信封殺支付寶是兩件事兒,支付寶內部人士暗指微信在混淆視聽。
支付寶、微信封殺大戰已有數輪
微信封殺支付寶的影響有多大?實際上,早在去年2月,支付寶就對外宣稱將停止受理微信的支付介面申請;對於已經通過申請的客戶,支付寶將逐步清退。也就是説,微信上的賣家將不能再使用支付寶。不過,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從支付寶內部獲悉,支付寶對外發佈聲明後並未採取任何措施,依然在續簽和新簽商家的支付寶介面申請。這意味著,微信上有相當一部分商用和用戶仍在使用支付寶付款。
據億邦動力網去年9月的調查顯示,支付寶是諸多微信商戶的主力支付方式。60%的用戶在微信內消費是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佔比僅為34%。微盟創始人孫濤勇也曾表示,其合作的商戶中,最主流的收款方式仍然是支付寶。如今微信切斷了支付寶,這對一部分微信平臺商戶來説將面臨艱難的抉擇。
微信對此回應稱,對於在此期間因為支付受限而被影響到的商家,歡迎接入微信支付。為了便於使用更快捷、更安全的支付方式,一直在不斷優化微信支付的接入流程,實現平均3天快速接入微信支付,同時提供免保證金、T+1結算等配套措施,為商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兩大流量平臺的爭鬥,給商戶們帶來的“傷害”已不是第一次。2013年,雙方就進行了數輪的封殺大戰,例如淘寶服務平臺遮罩微信以及微信連結,而微信也早已封殺淘寶各類行銷賬號。
騰訊或全面封殺阿裏係産品
昨日下午,蝦米音樂CEO王皓通過微信向北京晨報記者確認,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兩款音樂軟體已無法進行微信分享,並在微信朋友圈配圖評論“終於下手了”。
就在前幾日,快的紅包、支付寶紅包先後被微信封殺。而騰訊相關工作人員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針對此事的回應仍在進一步審核中。
微信官方表態稱,臨近春節,微信平臺收到的用戶舉報顯示,很大一部分涉及假貨售賣、虛假紅包、欺詐等違規行為的源頭,都來自於少數第三方平臺連結分享。為了保護用戶的權益,從源頭避免相關風險,微信公眾平臺近期將對違規的第三方平臺行為逐步整治。“微信朋友圈是一個由熟人關係鏈構建而成的小眾、私密的圈子,微信紅包則是好友之間的一種趣味互動、表達情感的方式,我們絕不容許有人打著紅包的名義進行朋友圈惡意行銷,破壞朋友圈體驗。近期會對此類挂羊頭賣狗肉的違規行為進行逐步打擊,等什麼時候阿裏係接入了微信支付,我們再來談這個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騰訊對阿裏下手將不再“手軟”。
■新聞觀察
網際網路開放
從來都是一句空話?
隨著移動卡位戰的深入,阿裏和騰訊這兩家中國最大的流量平臺之間的摩擦也日益增多。2月2日支付寶紅包上線微信版,被看做是此次阿裏和騰訊大戰的導火索。支付寶紅包上線微信平臺後8個多小時就被封殺,隨後支付寶、蝦米音樂等多款産品迎來封殺潮。
此次封殺是微信平臺對阿裏産品最狠的一次。在此之前,微信曾對阿裏各類産品行銷號進行封殺,而手機淘寶遮罩微信,微信無法跳轉到淘寶商品和店舖,並嚴打店主的微信行銷、淘寶店舖裏不得含有“微信”兩字等。但騰訊官方從未直白的向阿裏發出這樣的“挑釁”——“等阿裏接入微信支付再談”。
隨著兩巨頭的發展,阿裏在商業、騰訊在社交上,已經擁有了絕對優勢。同時兩者也都有不可忽視的弱點,即阿裏的社交和騰訊的商業。對於阿裏而言,既不能讓用戶在微信平臺養成購物習慣,也不能讓商家在微信公眾號開店賣貨,更不能讓微信成為移動電商渠道和平臺,因為這會威脅到整個阿裏的未來。而對於騰訊而言,當然不會讓阿裏借助自己的關係鏈進行行銷,甚至踩在微信的肩上踏出一條社交路來。
在電商人士龔文祥看來,所謂網際網路的開放從來都是一句空話,對大公司來説,生意賺錢永遠是第一的。不能共用兩大資源平臺,對於商家和用戶來説無疑都是損失。而從商業角度來講卻也很難判定對錯,保證自己的利益、對公司和員工負責、讓公司在殘酷的市場中生存下去或許才是最大責任感的體現,兩家企業都在為保護自身生態、保護未來的發展進行博弈和競爭。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孫雨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