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津閩粵自貿區具體方案有望近期公佈

2015-02-03 13: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去年底國務院批復了津閩粵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何時掛牌備受關注。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津閩粵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以及上海自貿區擴展區的具體方案有望近期公佈。

  津閩粵自由貿易園區方案將以上海自貿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區位特點、産業基礎等地方特點,增加新的試點內容。在具體方案公佈後,三個自貿區及上海自貿區擴展區或于近期掛牌,四個自貿區將統一適用2015版負面清單。此外,蘭州自貿區及廣西北部灣自貿區申建方案已上報相關部門。

  津閩粵自貿區各有側重

  天津自貿區涵蓋天津港片區、天津機場片區和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將以發揮融資租賃業務功能為重點,增加對內輻射效應,凸顯自由貿易港功能。此外,作為全國最大的整車進口口岸,天津爭取同上海自貿區一樣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天津市人大代表、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張愛國日前透露,今年東疆保稅港區推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正深入研究相關機制,爭取率先實現突破。

  福建自貿區涵蓋平潭片區、廈門片區和福州片區。對臺合作是福建自貿區的一張“大牌”,地理優勢以及閩臺之前的合作基礎,在自貿區成立後,將有利於閩臺産業的對接,這是福建自貿區的側重點。從福建自貿區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看,平潭已封關運作,未來將可能側重對台貿易;服務業發達的廈門有望主打現代服務業;經濟總量最大、製造業發達的泉州有望側重生産性服務業等。

  廣東自貿區涵蓋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廣東自貿區擬實施的負面管理清單模式、一口受理機制、境外投資備案制、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等均參照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取得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融入了多年來在CEPA框架下粵港澳深度合作、共同發展的創新成果。分析人士認為,廣東自貿區有利於推動深港通建設,它的掛牌成立將領跑自貿區2.0新時代。

  蘭州新區、自貿區同步推進

  甘肅省人大代表、省商務廳廳長楊志武日前在甘肅省人代會各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國務院已將甘肅省提交的中國(蘭州)自由貿易區申報材料批轉到商務部辦理。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蘭州自貿區以蘭州新區為主,借助行政文化園區、科教園區等六大園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石化工業、生物制藥等七大産業。在早期的地方自貿區申報浪潮中,商務部曾組團考察過蘭州。

  蘭州新區是國務院批復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也是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申報自貿區的優勢之一,是其與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深度合作。今年,甘肅同樣將深度對接“一帶一路”。甘肅省日前公佈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5年,甘肅將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深入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努力提升對外開放水準。構建交通物流網路,加速航空口岸對外開放,加快國際陸港建設。

  與蘭州自貿區申報同步推進的,還有蘭州新區開發建設。今年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蘭州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及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力爭6月通過驗收並封關運營。

  北部灣自貿區將著力制度創新

  記者獲悉,北部灣自貿區擬設址的防城港東興與憑祥口岸,分別與越南芒街以及諒山口岸海陸相連。根據此前規劃,中方將首先建立內部自貿區試運作,待運作平穩後,越方以中方的自貿區方案為參考,建立對應區域的自貿區,最終完成橫跨中越兩國的跨國自貿區的建設。

  業內人士稱,北部灣自貿區的審批將從大局出發,與其他地區的自貿區分開,進行獨立審批。為了給試運作以及越方建立自貿區留下充足時間,北部灣自貿區的審批時間也許會快於預期。

  北部灣自貿區的建設將以突出特色、制度創新為核心,服務“一帶一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等建設,重在探索與東盟擴大雙向投資的新模式、構建與東盟高度一體化的産業合作體系、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建設與東盟互聯互通的綜合樞紐、推動與東盟的人文融合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的示範區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海陸樞紐。

  此前相關部門已赴廣西東興與憑祥口岸實地考察,了解廣西與周邊國家之間互聯互通的發展現狀,討論了未來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資訊化、運營管理和發揮綜合運輸優勢等方面事宜。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