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 (譚翀)近日,國務院正式公佈了《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飽受詬病的“雙軌制”終於走向終結,這使養老改革邁出了巨大的一步,然而接下來的改革道路仍然困難重重。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在接受人民財經採訪時表示,此次並軌只是邁向真正公平的第一步,最終還是得通過提高企業職工養老金待遇來拉平差距。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被視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多項改革的“痛點”。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並軌,不同社會群體的養老保障問題將實現“制度上的公平”,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也將由原來的“碎片化”狀態,邁向更為統一、完善的發展階段。
儘管養老保險改革終於邁過一道大坎,但仍然面臨養老金待遇差距矛盾突出、養老金支付壓力大等難題。
《決定》指出,將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工作人員退休後,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職業年金的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是為了減少改革阻力,旨在給出預期,給總數接近4000萬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吃下“定心丸”。“建立職業年金就是為了補充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待遇不會出現明顯下降。”陳步雷説。
這意味著,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雖然開始參與社保繳費,但養老待遇仍然基本不變,企業職工養老金與之仍會有一定差距。
對此,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在接受人民財經的採訪時提出,現在國家對於養老金待遇的調整是採取提低還是壓高的方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提低指的是提高低待遇的一方來拉平差距,壓高則指的是降低待遇高的那一方來與低的持平。顧駿認為,調低公務員養老金待遇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靠提高低的那一方的養老金來拉平差距。
但是,提低以後錢從哪來?顧駿表示,國家本來只需支付已退休公務員的養老金,但現在還要想辦法給在崗的公務員“存錢”,這個難度就很大。
對此,顧俊建議,應從解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浮於事的問題入手,同時規範這一群體的非正常福利和灰色收入,“只有把這些漏洞堵住了,才能再不增加財政支出總額的基礎上,擠出一部分用於養老的錢。”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周孝正也認為,雖然現在的養老保險制度還達不到真正的公平,但是我們離公平已經不遠了,應該就在未來的三至五年內。周孝正説:“養老改革務必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但必須得堅持公正,國家的錢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