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納稅識別號”制度將出臺,有業內人士認為,個人網店收稅將不再有障礙。《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個人網店徵稅腳步漸進。
據經濟之聲報道,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有關網店徵稅的討論再起。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納稅人識別號制度的法律地位,未來我們每個公民可能都將擁有一個由稅務部門編制的唯一且終身不變、用來確認其身份的數字代碼標識,這個數字代碼很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張“身份證”。業內人士認為,“納稅識別號”相關規定的出臺,將使目前大量存在的“灰色收入”問題得到更加有效的監管。以後在家開網店的小電商,也將按照自然人納稅人管理,納稅將變得理所當然。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IT法律人士趙佔領對此解讀。
趙佔領:對于電商的徵稅,特別是對于個人賣家徵稅這個問題,以往一直在研究,但是到現在為止,並沒有明確要徵稅,這里邊的困難並不是說徵稅的方式有困難,實際上有很多的困難。比如說這種個人賣家它並沒有辦理營業執照,也沒有稅務登記,那麼他應當不應當徵稅,另外還要考慮到我們國家的稅收政策對于就業的影響,對于電商的影響。但我個人認為對于電商個人賣家的徵稅勢在必行,只不過是到底選擇哪個時機合適。納稅人識別是從技術上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說每個個人納稅的方式或者憑證還有依據等,作為個人賣家來講,他本人也要交個人所得稅,在線下他其他的行為需要交稅,對于電商是否一定要交稅呢,其實這里面還涉及到,我們的稅務部門對于個人賣家是不是要交稅還要明確,在明確這個前提之下,解決他們納稅的問題並不是很困難。因為現在電商平臺已經要求個人賣家也要提供身份驗證登記,有詳細的個人信息,有詳細的身份主體的信息,實際上只要是明確要對他進行納稅之後,納稅方式並不是很難操作的問題。所以現在建立這種納稅人識別號制度,它並非僅僅是針對電商中的個人賣家,它針對的是整個社會公民納稅的問題。
經濟之聲:除了出臺“納稅識別號”制度,在技術上使得網店徵稅成為可能,參與稅收徵管法修訂討論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解讀說,徵求意見稿在多個章節增加了關于網上交易納稅的內容。其中,第十九條規定“從事網絡交易的納稅人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開稅務登記的登載信息或者電子鏈接標識”;第三十三條要求“網絡交易平臺向稅務機關提供電子商務交易者的登記注冊信息”。修訂草案如果在年內獲得通過,將成為首部明確規定網上交易納稅義務的法律。我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從公平競爭的角度講,電子商務全面徵稅是大勢所趨。但由于淘寶網、拍拍網等C2C平臺上的中小賣家,絕大部分是個人網店,沒有工商注冊,沒有實體店及相關經營數據,相關信息都不在稅務機關掌握范圍,使得大量C2C網店的徵稅長期處于真空狀態。今後,隨著納稅人識別號的推出,至少中小網店在個人所得稅層面上繳稅的障礙已經破除,未來個人網店收稅的腳步將越來越近。
經濟之聲:關于“納稅識別號”制度將出臺,個人網店徵稅腳步漸進。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IT觀察家冀勇慶繼續來評論。關于電商徵稅這個話題已經討論一段時間了。很多業內人士都表示,從公平競爭的角度,電商全面徵稅是大勢所趨,但以前對小的C2C網店徵稅確實存在難題,所以有觀點認為,未來隨著納稅人識別號制度的出臺,對小網店徵稅就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了,對小網店徵稅會馬上實現嗎?
冀勇慶: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對個人的網店的徵稅不會馬上開始,這個主要還不是技術上的原因,因為技術上有個人識別碼以後,大部分的個人網點是開在淘寶網、拍拍網包括微店這樣的一些平臺上,其實從技術上來說它確實是不存在一個很大的障礙。現在我們看到整個中國經濟走向常態,節奏放緩,現在也在刺激消費,包括鼓勵個人創業,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大可能在短期內對個人網店實行徵稅。
經濟之聲:不太可能馬上會實現,但是電商徵稅這是大勢所趨,電商全面徵稅會對于中小網店帶來一種什麼樣的影響呢?一旦全面鋪開?
冀勇慶:如果是全面鋪開的話,對中小網店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我們現在看到其實是這樣的,就是說對于一些標準化的產品,其實中小網店早就已經沒有競爭優勢了,已經是集中在大的B2C網站上,天貓京東這樣的一些大的網站,中小網站其實它們本身核心優勢是差異化的產品,包括一些個性化的服務、個性化的商品,這些商品由于它本身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我覺得就是說對差異化的網店來說影響應該不大,但是如果說那些本來就是運營了普通商品的網店可能影響會大一些。
經濟之聲:作為消費者更關心的就是增加的這個成本有沒有可能會轉移到消費者的身上?
冀勇慶: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目前來說,就是我們淘寶上有幾千萬的賣家,相互競爭都是非常激烈的,那麼在這麼積極的情況下誰去先去轉移給消費者誰可能死的更快。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