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津銘制圖
“即日起,我行一天期理財收益提高到4.8%”、“平安夜專屬理財即將登場,70天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達6.2%”、“周三起手機銀行專屬理財開始認購,5萬起,35天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達到6.7%……”沒有最高,只要更高,臨近年底,受資金面影響,各路機構拿出渾身解數爭搶資金,給出了比平時高得多的“價碼”。
年末爭奪增量資金
又見收益率6%以上產品
杭州市民劉先生收到一條來自浦發銀行的手機短信,顯示自12月15日起,該行的多款理財產品收益率將上調:天添盈1號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將從4.36%上調至4.5%,周周盈的收益率從4.8%上調至5%,新客計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從5.7%上調至5.9%。“原以為降息會讓銀行下調理財收益,沒想到‘逆市上揚’了。”劉先生說。
“這還是一周前的事,這周起我們的收益率又上了幾個點。22日起,我們的開放式1天理財‘天添盈1號’收益率達到4.8%。”浦發銀行杭州分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郭劍說。
銀行間的“搶錢”之戰正愈演愈烈。“今天早上我剛進工行大門就有業務員推薦說可以免費把其他銀行的賬戶里的錢劃到工行賬戶,連我一張農行卡里的46塊錢都轉過去了。”徐女士津津有味地說,之前都是她向熟悉的業務員打聽消息,求推薦高收益理財產品,而最近每天都能收到三四條不同銀行推薦理財的短信,“而且預期收益率都比之前要高。”
實際上,最近把理財產品收益率調高的不在少數。錢江晚報記者在廣發銀行的官網上看到,其將于聖誕節發行多款理財產品,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6.1%,即使是79天的短期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也有6.0%;而興業銀行悄悄把掌櫃理財收益調到了6.6%。更有甚者,昨天杭州市民張女士收到平安銀行的短信,平安銀行手機銀行周三專屬理財,5萬元起5天,年化收益率達6.7%。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