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金融支援企業“走出去”力度,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升級;決定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確定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的措施,共用發展成果同奔小康生活。
焦點1
為企業“走出去”插上金融“翅膀”
會議確定,一是簡化審批手續,便利“走出去”。將境外投資外匯管理由事前到有關部門登記,改為匯兌資金時在銀行直接辦理。取消境內企業、商業銀行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地域限制。簡化境外上市、並購、設立銀行分支機構等核準手續。
二是拓寬融資渠道,助力“走出去”。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重大裝備設計、製造等全産業鏈的金融支援。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運用,發揮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用,吸收社會資本參與,採取債權、基金等形式,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長期外匯資金支援。
三是健全政策體系,服務“走出去”。完善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清算體系。穩步放開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市場,增加經營主體。創新出口信用保險産品,大力發展海外投資險,合理降低保險費率,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做好資訊、法律、領事等服務,加強協調,防止惡性競爭,強化風險防範,護航中國企業、中國裝備走向世界。
【解讀】:“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的階段,‘走出去’前景看好,但遇到的一大難題就是融資。無論是推進互聯互通,還是開拓市場,都需要有力的金融支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有了金融有效支援,“走出去”將如虎添翼。
會議從簡化審批手續、拓寬融資渠道、健全政策體系三個方面部署了加大金融支援企業“走出去”力度。包括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重大裝備設計、製造等全産業鏈的金融支援,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運用,發揮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用等。
“我們談中國企業‘走出去’,通常分三個層面:商品層面、勞務層面以及資金層面。本輪‘走出去’更著重在資金層面,對金融支援的需求更為強烈。”中國銀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林景臻分析認為。
林景臻認為,中國銀行業要成為支援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金融中堅力量。要緊抓“一帶一路”、中國—東盟自貿區、中非合作等戰略機遇,關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金融需求,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綜合性、全週期的專業化金融服務方案。
對一些投入大、週期長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要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外匯儲備、基金的作用。根據中國政府網已經公佈的資訊,總規模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中,外匯儲備出資65億美元。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