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已經泡湯了,就看銀十有沒有希望。如果需求再起不來,天氣一冷今年就算白幹了。”在上海做了十幾年鋼鐵生意的貿易商周昊,面對傳統的旺季如此慨嘆。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重點鋼廠的銷售結算價格降至3212元/噸,相當於每斤1.6元,與市場上的白菜價格相差無幾。
事實上,鋼鐵行業效益不好,並不是個“新聞”,從2011年第4季度開始,鋼鐵主業就處於虧損狀態。業內人士分析,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已提前進入“新常態”。而這種新常態與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絲絲相扣、息息相關。
今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提出“經濟新常態”的概念。“新”意味著不同以往,“常”意味著相對穩定。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鋼鐵行業來講,“新常態”表現為“五個低”:消費低增長、産量低增長、鋼價持續低迷、企業效益低、原材料價格也會持續低迷。
雖然價格低迷,但中國鋼企今年的日子並不如外界想像得那樣差。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今年1—8月國內重點鋼廠實現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97.8%。“可以説,今年除了一季度虧損,其餘時間都在賺錢,好的時候噸鋼毛利能達到四五百元。”江蘇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周國全告訴記者。
只賣“白菜價”的鋼廠為何還能賺錢?原因是鋼鐵的主要原料跌得更多。統計顯示,今年中國的鋼材價格跌了20%左右,而鐵礦石價格跌幅超過40%。年初報價130美元/噸的鐵礦石,9月下旬一度跌破80美元。
鐵礦石的大跌是好消息,但失去成本支撐的鋼價會因此變得更加脆弱,中國鋼企的處境也不會有根本性好轉。今年以來,資金鏈斷裂的現象已經從鋼貿商向鋼廠蔓延,川威、西林、海鑫等民營鋼鐵企業先後傳出債務違約的消息,引發市場恐慌。
更令人心憂的是,今年1—8月中國粗鋼的表觀消費量(産量加上凈進口量)同比減少0.3%至5億噸,為2000年以來的首次。
“西本新幹線”高級分析師邱躍成説,新常態意味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這將直接拉低國內鋼鐵的消費增速。按照國際鋼鐵協會的預測,今明兩年中國鋼鐵的表觀消費量增速分別為1%和0.8%。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最大特點就是速度“下臺階”,效益“上臺階”。在此過程中,既能涌現一系列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增長動力,也要使一些行業付出代價。
具體到鋼鐵行業,靠需求高速增長拉動的高增長、高盈利時代已經結束;嚴重虧損企業將面臨資金斷流的風險,倒逼結構調整成為常態;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深層次問題是如何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擺脫依賴國家大規模經濟刺激的幻想。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表示,鋼鐵行業困境的本質,是在産能存在過剩的條件下,二元産權結構和缺乏公平競爭而導致的市場機制失靈。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國有與民營的關係。
面對新常態帶來的挑戰,中國鋼鐵行業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南京鋼鐵董事長楊思明説,未來5年將投資20億元用於環保方面的改造。“大城市附近的鋼廠,污染物排放必須優於國家標準才能生存下去。”
“近三年來我們一直做的事,就是把産品結構轉向優特鋼,它的下游用戶包括高鐵、汽車和航空等領域,需求有堅實保證。”周國全告訴記者。
李新創説,未來幾年內,中國鋼鐵業將處在低增長、低效益的常態,而這會加快鋼鐵産業鏈的自我調整:傳統的鋼貿商群體萎縮了,新興的鋼鐵電商正在以翻番的速度增長;傳統的鋼鐵巨頭沒落了,部分特鋼企業如大冶特鋼,今年股價一度上漲90%以上。困境中的中國鋼鐵業,依然孕育著新的希望。(記者王麗麗 何欣榮 閆祥嶺)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