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無群租’後幾天,舉報電話井噴,最多一天有18個,一個月下來,現在基本上沒有了。”虹口區嘉興路街道香港麗園居民區黨支部書記鄭雷欣喜地告訴記者。
本報8月15日曾報道嘉興路街道阻斷群租回潮的新招:在整治完畢後的小區挂“無群租小區”牌,並開通有獎舉報電話,讓市民監督。如今掛牌已經一個多月的香港麗園小區,效果究竟如何?近日,記者走進該小區一探究竟。
揪出漏網之魚
“香港麗園小區有1384戶居民,即使經過大規模的整治行動,有可能仍會有漏網之魚,這些群租比較隱蔽,可能他們不擾民,但依然存在很大安全隱患,這個要依靠群眾來發現。”鄭雷表示。果不其然,一些居民從門口丟棄的酒瓶、數量陡增的垃圾、進出人員的數量等蛛絲馬跡上發現了線索。
6號樓楊阿姨發現隔壁鄰居“燒飯、炒菜煤氣嘶嘶作響。”門口時不時出現酒瓶等,十分可疑。楊阿姨果斷撥打舉報電話,最終果然發現是群租:某飯店租下作為員工宿舍,140平方米一套房放了16個高低床,還將煤氣灶改成飯店用的大灶,火力很猛,若不及時發現取締,後果不堪設想。
之後,陸續有3條“漏網之魚”被揪出。“大部分舉報電話都指向了同一條‘魚’,這表明這一發現機制深得民心。”鄭雷透露,“雖然是有獎舉報,但至今還沒有居民來認領獎金,畢竟他們更在乎的是一個安全、純凈的居住環境。”
門牌猶如門神
“不少群租房東看到牌子不敢來了,想想也知道這次是動真格了。”嘉興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掛牌‘無群租’對轄區內群租房業主及二房東甚至仲介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別説群租,合租生意都不做了!”而對於香港麗園附近的房産仲介而言,踩在群租邊緣上的“合租”似乎也變成了敏感詞。香港麗園附近一家仲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來這個小區掛牌出租的房子不少房東是可以接受合租的,但現在群租受到了整改和嚴打,因為擔心房客或者二房東“踩紅線”變成群租,所以現在不少房東乾脆主動提出一律不接受合租。
“‘無群租小區’牌就像門神阻斷了群租回潮。”鄭雷開玩笑説。
一有苗頭就查
小小的一塊銘牌為何有如此大的威懾力?記者調查後發現,長效的管理機制是“利劍”。由物業公司保安、樓組長組成的“先頭部隊”,對貨車進出加強檢查,杜絕簡易隔斷板、高低床等群租原材料的進入,從源頭上擋住群租客。
而一旦發現群租苗頭,“只要居委一個電話,聯合行動組立即響應。”言語間,鄭雷顯得底氣十足,“之前光靠我們居委一家之力,很難根治群租頑疾,現在各部門合力,由街道綜治辦牽頭,城管科、房地辦、派出所等相關職能部門成立的聯合行動組隨時待命,讓我們很踏實。”
“對群租零容忍,一有冒頭立即查處。”街道綜治辦透露,“根據舉報,一個月裏我們共收繳70組高低床、140個床墊,違法成本太高,群租房東也就望‘牌’卻步了。”
通訊員 沈春琛 本報記者 袁瑋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