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30日電 (記者 尹力)內地貿易企業怎樣“試水”跨境電商?目前面對哪些瓶頸?在進行中的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多位政府官員及業界人士為有意“進軍”該領域的企業出謀劃策。
中國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副司長曹甲昌表示,在傳統外貿增長弱勢的大背景下,跨境電商異軍突起,成為中國進出口貿易最快的領域。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有20多家企業從事線上進出口貿易業務,跨境電商年交易額達到3.3萬億元人民幣,在過去五年間年均增長31%。
曹甲昌説,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外貿形勢依然嚴峻,進口、出口總額同比雙雙下降。為此,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出臺了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為外貿企業營造更寬鬆的環境。同時積極推進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發展,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運用跨境電商開拓海外市場等。
在政策與市場雙重利好的“誘惑”下,不少國內企業將眼光投向跨境電商。對此,網勁科技總裁助理毛井井認為,企業剛開始做跨境電商,都想貨通全球,但“通全球”其實很難。他建議,先將華語集中的地區作為第一站“試水”,積累經驗,對進軍其他市場會更有幫助。
蘭亭集勢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郭去疾表示,做好跨境電商,需突破三大“命門”:解決資訊流和語言問題,讓全球的消費者可直達商店、商品;整合多家物流,通過積累數據,了解以什麼方式投遞給用戶,能做到價格最低、速度最快、性價比最高、通關能力最強;整合全球的支付方式,通過大數據來解決現金流問題。
郭去疾説,在翻過“三座大山”後,做跨境電商還應遵守其他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做非法交易;注重用戶體驗,包括網頁設計、客服、物流以及産品品質;了解市場,通過差異化的産品吸引買家。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志鵬談到,目前跨境電商有出口、進口兩種模式。一般出口渠道有郵政的海關、商關,以及保稅出口等;進口則分為集貨進口和保稅進口。
2014年4月,通過中國郵政渠道進口的包裹達200萬件,同比增長110%;出口有五成以上是通過中國郵政渠道發往國外。
方志鵬表示,中國郵政速遞現正打造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針對郵政、快件聯網中心、跨境電商園區、保稅區等渠道,提供不同的産品體系,同時實現政府監管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王健認為,在跨境零售領域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監管處於灰色地帶、存在物流瓶頸、跨境支付不便等。中方應與其他國家政府加強監管方式的融合、協調。(完)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