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5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7.29萬億元,是年度歷史最高水準,比上年多1.53萬億元。
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8.89萬億元,同比多增6879億元;委託貸款增加2.55萬億元,同比多增1.26萬億元;信託貸款增加1 .84萬億元,同比多增5603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80萬億元,同比減少4530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219億元,同比減少289億元。12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960億元。
2013年末,廣義貨幣(M 2)餘額110.6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分別比11月末和上年末低0.6個和0.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 1)餘額33.73萬億元,同比增長9.3%,比11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 0)餘額5.86萬億元,同比增長7.1%。2013年12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71 .90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分別比11月末和上年末低0.1個和0.9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國新辦同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2012年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是52%,而去年是51.4%,説明人民幣貸款依然是實體經濟的主要融資工具,但金融體系提供的其他融資方式也已經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社會融資規模的第二大組成部分是實體經濟通過金融機構表外的融資,主要有三項,即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2013年這三項合計5.17萬億元,比上一年多1.55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29.9%,比上一年高7個百分點。説明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發展得比較快,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援力度是比較大的。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