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違建”仍是北京二手房市場香餑餑 叫價高過普通商品房

2015-02-02 14:54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同一小區底商房、“自建”房叫價高過普通商品房

   什剎海附近的違建造成地面塌陷,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記者走訪市場卻發現,儘管政府三令五申嚴抓“違建”,在二手房市場,帶“自建”或改成底商的房子,仍然將此作為商業噱頭,叫價要比同一小區的同戶型房源高出一截。

   “自建”直接成為廣告標題

   看房人小楠很久前就想買套一居室,結束自己在北京的租房生涯。可因為首付能力不足,她的購房計劃擱置了很久,直到上周才被重新拾起。

   “年底還誠心出售的賣家,一定都是著急的主兒。”盤算著公積金新政後貸款額度可到120萬元,小楠覺得手上的60萬元正好足夠首付,還能趁機殺殺價。

   “能給我推薦幾套性價比高的房子麼?”在看房前,小楠猶豫著向經紀人提出想找總價低、戶型好、無稅、性價比高的房源。沒想到,對方竟然連磕巴都沒打,直接給她推薦了兩條房源資訊。

   “滿五唯一兩居室,帶自建可當三居室,南北通透。”“西南兩居,地鐵十分鐘20平方米自建。”兩套房源中,“自建”都被赫然寫在了標題中。

   “姐,20平方米的自建,就相當於又多了一間房了。”經紀人得意地告訴她,帶“自建”的房子在住宅小區並不多見,所以私下裏都被稱為“特殊房源”。也是小楠運氣好,趕上業主著急變現換房,一下就有了2套。

   “自建”房單價不便宜

   在經紀人的口中,帶“自建”的房子雖然房本面積小,可使用面積大,是最划算的類型。

   “姐,就拿這套來説,房本面積52平方米,再加上20平方米的自建,實際面積72平方米,總價185萬元,折合單價才25670元/平方米。”經紀人補充道,帶“自建”的兩居室,不僅折合使用面積後單價低,而且將來出手時賣價還高。

   “一般一層不帶‘自建’和小院的房子,單價要比樓上便宜5000元左右。但如果圍上小院或蓋個‘自建’,單價比樓上能貴5000元到10000元不説,房子還好賣了。”

   不過,小楠仔細研究後明白,所謂單價低,是算上了“偷來”的面積。如果只按照房本面積算,這套52平方米的兩居室,折合單價要高達35577元/平方米。而同樣面積不帶“自建”的房源,市場報價都在34000元/平方米上下。

   “違建”房仍是香餑餑

   春節前的二手房市場,賣家多是著急換房的人。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儘管政府三令五申嚴抓“違建”,可在二手房市場,帶“自建”或改成底商的房子,仍然將此作為賣點,叫價要比同一小區的同戶型房源高出一截。

   以東三環某老小區為例。在仲介門店,記者看到,同樣是75平方米,一套1層的兩居室因為被改成了底商,叫價就達到了400萬元,折合單價53143元/平方米。就在該小區,同樣面積的住宅叫價最高只達到40000元/平方米。

   “雖然曾經説過‘違建’不給過戶,可是法不責眾,沒有人來查,所以沒有影響。”經紀人坦言,相比于違規,購房人更關注性價比和使用面積。記者 趙瑩瑩

   1月小戶型成交超六成

   “賣小買大”連環單的增多,讓小戶型成交成為市場的主力。來自仲介機構的監測顯示,1月份網簽的新房和二手房中,9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成交佔比均超過六成。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數據統計,截止到1月31日,1月全月北京新房網簽量為9687套,環比去年12月回落51.3%,同比去年1月增長40.2%;去年二手房網簽量為12738套,環比回落13.2%,同比增長達45.2%。儘管由於年底翹尾因素消失,住宅成交量環比回落,但二手房市場依然連續第三個月維持了萬套的成交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交的22425套房源中,小戶型佔比明顯走高。來自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測算,1月份90平方米以下二手房在月度成交中佔比達73.60%。在過去的六個月中,這一數值僅略低於去年10月0.4個百分點,且連續兩個月上漲。而新房方面,90平方米及以下的新房成交量在月度成交套數中佔比也達到64.35%。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小戶型成交佔比的走高,表明在密集市場利好的刺激下,剛需人群和小戶型換房人群在近期加速入市。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小戶型成交佔比仍然將維持在較高水準。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