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興建的辦喪事的便民中心。曉盼 張戰鬥 攝
受傳統喪葬風俗習慣的影響,不少人家中有老人過世後,選擇在家中的小區居民樓前辦喪事,搭棚子、擺花圈、吹喇叭,有時會影響通行。那在小區門前建一座專門用來辦喪事的不收費場所,好,還是不好?
近段時間以來,常州武進長河花園小區居民面對家門口正在興建的喪事場所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是,小區內辦喪事有了專門的地方;憂的是,附近居民都來這裡辦喪事,各種哀樂和禮炮會影響居民生活。 社區和主管部門表示,眾口難調,他們也在積極協調,爭取將這個方便居民的事給辦好。
搬進新房遇到窩心事
門前不遠竟是辦喪事的場所
走進長河花園,在該小區12棟正南方可以看見一片土地正在施工,有一輛泥跡斑斑的挖掘機和一堆堆瓦片和磚塊。居民稱,正在施工的地方就是造專門辦喪事的場所。
12棟乙單元王奶奶是最早搬入長河花園的居民。她説,她和老伴是從今年4月初拿到鑰匙開始裝修新房子,因為老伴身體不太好,希望趕緊裝修好新房子,這樣就可以修養身心安度晚年。
沒想到剛裝修一個月,他們卻被告知自家前方要修造喪事活動場所。説到此處,王奶奶氣不打一處來,抓著記者的手來到自家的陽臺,她手指著前方。王奶奶表示,誰能高興抬頭就看見這樣的場景,老兩口是來安度晚年的,這個情況怎麼住下去?
王奶奶説,從知道情況開始,她就聯合12棟的十幾家住戶聯合簽名向上面反映,迄今為止,已經反映三四次了,但至今一直沒有相應的解決措施。他們希望有關部門及時給出好的解決方案,還大家一個安靜和諧的生活環境。
社區委屈:
目的是方便統一管理
沒想到做好事反受非議
“我們既感到無奈,又感到很委屈,明明是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沒想到會遭受這麼多的非議。”長河花園屬於周家巷社區,小區今年4月初交付,近2000戶居民,大多是拆遷安置戶。社區吳書記介紹,有的居民在小區家中辦喪事,送花圈的客人、吹喇叭的人、做法事的僧人,進進出出,往往一家辦喪事,全小區居民跟著受不必要的影響。為此,社區經過多方調研、了解,尊重傳統習俗,並便於集中統一管理,收集了大部分居民的意見,大家都同意建造這個場所,但是都不願意距離它近。其實,這個場所是以前舊的廠房,距離居民區很遠,中間還隔著一條河,不會影響居民生活。現在社區覺得委屈真是吃力不討好。吳書記表示,為了減少對居民的影響,建成後場所邊上會有隔音墻和高大的綠化,將影響減到最低。
規劃部門:
將配套隔音和遮擋視線措施
儘量便民不擾民
常州武進區規劃局規劃管理科楊科長表示,長河花園小區屬於安置小區,多是農村居民安置進去的,按照當地風俗,家裏有人去世後要舉行一些儀式,以前在農村的家裏想怎麼操辦就如何操辦,但現今進了居民小區,沒有相關場所,小區大部分居民多次反映,規劃部門才在附近設置了這麼一個臨時便民中心,這也是為了解決當地老百姓比較迫切的問題,以後,二期將建成永久服務中心。同時,規劃部門也儘量做好場所周邊的配套隔音和遮擋視線措施,做到便民不擾民。
以前,規劃部門沒有考慮到要在居民小區附近加紅白喜事場所,之所以建造就是為了方便居民,照顧居民的風俗習慣。同時,以後按照小區發展,規劃部門也會考慮到這一點,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問題。實習生 王曉盼
(本報記者 張戰鬥)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