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家“康廬”保留下來的水磨石花盆。
廣州海珠區龍驤大街19號建築。
42號線索
龍驤大街:民國豪宅一條街
提名人
吳小姐
點評專家: 湯國華(廣州大學建築系教授、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
歷史意義:龍驤大街作為廣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留多棟有傳統風貌的建築,必須珍惜它們,保育它們,活化它們。
與單座文物建築相比,歷史建築街區的保護更重在群體的歷史風貌和傳統格局的保護,也就是重在保護歷史外貌和歷史的空間尺度。龍驤大街歷史外貌具體説就是最有特色的清水紅磚墻和灰色的民國水刷石(上海批擋)以及建築的整體造型。另外,特色的構件如綠色的琉璃落水管、琉璃欄杆、琉璃瓦、預製水泥花格以及地面的彩色水磨石(義大利批擋)也要儘量保留。
“寧要河北一張床,不要河南一間房”,在很長一段年月裏,這是不少廣州人對“河南”(海珠區)的偏見。事實上,100多年前,“河南”就是廣州富商巨賈安居之所,位於海幢寺以南的小山崗成為廣州最早的商品房社區之一。80多年後的今天,這裡昔日神秘的富賈府邸,已經變成尋常人家,市井氣息可親可近,其保育活化任重道遠。
民國豪宅雲集崗上
海珠區寶崗大道北原海珠區委對面,有一條不太起眼的小路,卻有著甚為霸氣的名字——龍驤大街。沿著斜坡而上,街道別有洞天,在大榕樹的掩映下,一座接一座中西合璧的紅磚別墅次第排開,每一座的樣式不盡相同,各有韻味。
龍鳳街文化站的站長陳建康告訴記者,這個海拔大約14米的小山崗,俗稱烏龍崗,蜿蜒的龍驤大街就是山崗上的主路。民國初年開始,這個山崗就被相中,成為廣州最早的豪宅之一,被連片開發。
中西合璧紅磚大宅
最低處的龍驤大街19號民居,由華僑司徒炳、司徒旭出資興建於1925年,坐北朝南,紅磚綠瓦四層樓房。大門前設圍墻、六級紅石米臺階,門前兩邊為紅色石米飾面羅馬柱。正廳兩側平面為半圓形對稱,第二、第三層陽臺有鐵鑄通花護欄。而今這裡租用做小型倉庫,居住者對老房子的過往一無所知。
龍驤大街3號民居,建於1935年。平面是曲尺形,紅墻綠瓦,第二、第三層有曲尺形通廊式陽臺,砌紅磚水泥通花護欄。天臺四週是紅磚,綠色瓦筒通透式護欄。正門樓頂上呈“山”字形。南面有兩個小側門,分別是上二、三樓的樓梯門口。正門前有小花園,頗為別致。
“那邊的一座才漂亮”,熱心的街坊將記者指向龍驤大街6號民居,這座建於1935年的別墅是龍驤大街建築群中的佼佼者。兩層紅磚樓房位於一個巨大的花園中,花園圍墻東邊有一棵大榕樹。它最早的主人是民國時期開辦了廣州第一家肥皂廠的著名民族資本家周在秀。1920年,周在秀在一德中路243號創辦的“源昌枧廠”,是羊城最早開業的肥皂廠,其生産的“雙刀牌”肥皂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是廣州名牌。周在秀髮家後便在龍驤大街興建了棲身豪宅。因此,幾十年來,龍驤大街6號都被稱為“肥皂大王的大宅”。
民國巨富建“兄弟樓”
在與龍驤大街比鄰的龍福西一巷,記者偶然地碰到了74歲的衛宏滔老人,他的祖父是民國時期廣州十大富商之一衛百揆,同福西路上的南武中學和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均是衛百揆出資捐建的。衛百揆的大宅“康廬”和“顧廬”就位於這裡,當年衛百揆為自己和弟弟兩家人分別建造了府邸,兄弟倆不分彼此,所以府邸建制非常相似,這裡也成為衛家後人的聚居地。
在“康廬”出生長大的衛宏滔回憶説,大宅基本保存了當年的模樣,當年朋友送給祖父的水磨石花盆也保存下來,只是昔日停放轎車的車房成了巷子,不復當年。
2012年,龍驤大街被公佈成為廣州市22 片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受到保護。廣州大學建築系教授、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湯國華指出,與單座文物建築相比,歷史建築街區的保護更重在群體的歷史風貌和傳統格局的保護。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要求也在提高,保育任重道遠。如室內要開空調,為了防止冷氣外漏或因為原來門窗廢了,用原木更換有困難,於是有些居民把原來的木窗改為現代鋁合金窗,這也是歷史發展的需要,這不是錯,但不是更好。
最好的做法是外面保持原木窗,內側安裝鋁合金窗,再略為好的做法是鋁合金選用原木顏色,外面取消木窗。需要強調的是,歷史建築外貌保護要有政府的專業指引,不能隨意穿衣戴帽,這就是常説的“保育”。 文/記者廖靖文 圖/記者邱偉榮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