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新東北現象”成為代表熱議的一個話題。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東北三省的人大代表一致認為,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為東北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身處谷底的東北三省必須堅定信心,全力破除體制機制和結構不合理的障礙,要以改革為突破口,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在經濟下行壓力中“拼”上升空間。
不得不拼:身在谷底唯有向上
2014年,東北三省經濟增速交上了一份令人擔憂的成績單:遼、吉、黑三省GDP同比增速分別為5.8%、6.5%和5.6%,排位在全國墊底。
“看到這個數字,心裏真是一涼到底。”3月6日上午,參加吉林省代表團分組審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李樹國説。他仍然清晰地記得東北板塊在全國經濟發展中曾經一枝獨秀的“黃金十年”。
一些專家表示,東北的“黃金十年”掩蓋了頑固的體制和機制性矛盾。隨著全國經濟步入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到來,東北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集中顯現,造成了目前的“寒冬現象”。
而這次經濟下滑的實質,就是傳統産業發展困境和老工業基地深層次矛盾的再次顯現。
在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省長李希看來,遼寧以至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計劃經濟進入早,市場經濟進入晚,歷史包袱沉重,發展的最大瓶頸是長期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和結構不合理的矛盾。
而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省長蔣超良則認為,在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傳統比較優勢遞減情況下,東北過去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身處谷底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到了沒有退路、不得不拼的時刻。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的話代表了東北三省共同的心聲,“面對困難形勢,面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歷史機遇,我們別無選擇,只有橫下一條心,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
拼什麼:拼信心 拼思路 拼轉變
面對東北老工業基地面臨的困境,難關怎麼闖?東北三省代表給出的回答是:“信心貴于黃金,決心勝過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委書記王珉表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裝備製造業在全國的地位和優勢無可替代。儘管目前遭遇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但東北老工業基地十年振興,已經為迎接這一嚴峻考驗,積攢了足夠的底氣,這也是下一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在3月5日的遼寧代表團開放日上,李希説,國家新一輪東北地區全面振興戰略是我們的信心之源、動力之源。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振興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東北振興工作會議;國務院出臺文件,提出近期支援東北振興的35項重大政策舉措,遼寧迎來了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目前,中央支援政策的拉動效應、資源聚集效應逐步顯現。
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東北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機。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前遇到的經濟下行壓力,既是新一輪振興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倒逼東北更加積極主動地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的重大契機。十年振興發展,為轉型升級提供了紮實的物質基礎、也積累了寶貴經驗。只要我們保持定力,沉著應對,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就一定能夠戰勝眼前困難,取得振興發展新成就。
全國人大代表、瀋陽鼓風機集團齒輪壓縮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強説,任何國家、企業都不可能始終直線上升,就像汽車跑到動能不足時需要加油,手機需要充電,只要在一定的速度下練好內功、打好基礎,使自己能力提升了,品質優化了,完全可以在新的平臺上再出發。
怎麼拼:堅定不移地促改革、調結構
在兩會上,多位東北三省的代表為東北新一輪振興開出了藥方:堅定不移地向改革要效益,破解困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使老工業基地所具備的先天優勢,轉化為前進道路上的新動力、新引擎。
拼投資、拼能源、拼土地,東北三省依靠這“三拼”贏得了兩位數的十年增長,但全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這種拼法不靈了。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撰文指出,東北落後,主要原因是靠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國有經濟所佔比重較高;創新能力較弱,與轉型升級的要求還有距離,未能形成創新驅動的格局。這已經成為了東北三省政府和企業界的共識。
許多東北工商界人士表示,東北振興再出發,要用好老優勢,適應新常態,按照新思路,走出一條新路子。“政府要真正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東北的體制和機制性問題,有相當程度上是政府仍沿用計劃經濟的管理手段,政府管得太多、太死,釋放不了企業自身的活力。”王珉表示,真正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才能打破傳統思維的桎梏,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從而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李希説,真正的創新不是“管”出來的,不是一廂情願地扶持出來的,也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放”出來的。
要真正走出寒冬,東北必須依靠內生發展,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發改委主任王金笛説,遼寧經濟抵禦下行壓力,核心的問題是必須緊緊抓住傳統産業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遼寧過去比較倚重投資拉動,現在仍需要這駕“馬車”。但投資並不是傳統觀念的投資,除了培育城鎮化增長新熱點外,要把更多的投資轉向第三産業,通過有效投資來調整遼寧的産業結構,今年的投資就是明年的産業結構。
巴音朝魯説,吉林省要走出困境和低谷,唯有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吉林省一批正在興起的科技創新型“小巨人”企業,正在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
令人欣喜的是,東北的創新驅動力量正在成長。在今年的工作規劃中,吉林省把創新驅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一星一油”是重頭戲。所謂一星,就是指“吉林一號”衛星,今年下半年將實現首星發射,一旦投産,有望為吉林帶來又一個千億元新興産業;而一油,則是油頁巖開發,目前已經進入關鍵技術中試階段,可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吉林經濟的另一翼引擎。
很多代表表示,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改革大幕已經拉開,機遇不會永遠停留,惟有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拼搏,銳意改革,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才能突出重圍,拼出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新一輪振興中的上升空間。(記者張非非 宗巍 管建濤 李錚)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