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議現場
審議現場
原標題:把蘊藏的巨大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來 不斷開創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側記
本報特派記者 傅多強 曹夢南
春風和煦,陽光明媚。
3月9日,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歡聲笑語,暖意融融。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這裡,與吉林代表團代表共商國是。
上午9時,掌聲響起。習近平總書記面帶微笑,邁著矯健的步伐來到代表身邊,與大家一一握手,親切交流。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重要時刻。
“到中央工作以後,我去過一次吉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記憶猶新。今天很高興到吉林代表團和大家一起審議,首先向在座的各位,並通過你們向吉林省的幹部群眾致以誠摯的問候。”總書記情真意切的開場白,使吉林代表團全體代表如沐春風,給正在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加快推進新一輪振興發展的2700萬吉林各族人民帶來巨大鼓舞,注入強大動力。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二人轉”
總書記始終關心著吉林這片沃土,關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4年前,習近平考察吉林,悉心指導吉林幹部群眾圖跨越、謀振興。去年,總書記對東北振興作出重要指示,為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指明瞭方向。而今吉林發展怎麼樣,總書記十分關心。
“四個全面”領航程,白山松水千帆競。省委書記、吉林代表團團長巴音朝魯首先向總書記彙報了吉林的發展變化:學習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吉林經濟結構出現了積極因素和新變化,各級幹部認識更清醒、作風更務實、思路更開闊,找到了破解制約老工業基地發展難題的“金鑰匙”;通過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全面實施長吉圖開發開放,加快推動了“互聯互通”,打破了吉林沿邊近海卻出不了海的尷尬局面;通過美麗中國建設,不斷推進西部生態經濟區、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使人與自然實現了更加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現在旅遊是熱點,旅遊收入多少?”“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琿春到海參崴多少公里?”……總書記不時插話,向巴音朝魯細緻詢問。喜聽吉林振興發展的新變化,總書記頻頻點頭讚許。
如何推動吉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總書記尤為關切。省長、吉林代表團副團長蔣超良向總書記彙報:去年儘管遭遇經濟下行的壓力,但經濟增長為6.5%,城鎮和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分別增長8.8%和10.2%。今年,吉林將緊緊圍繞中央“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認真落實總書記對東北老工業基地重要批示精神,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全力推進吉林振興發展,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沿邊開放、邊境穩定等各項工作作出新貢獻。
總書記對吉林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指出,過去一年,吉林幹部群眾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加快振興,讓城鄉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目標,積極推進各項工作,經濟平穩運作,結構加快調整,糧食再獲豐收,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吉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省廣大幹部群眾真抓實幹、奮力拼搏的結果。
總書記強調,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加法——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淘汰落後産能,乘法——創新驅動,除法——市場化程度。這個問題不解決,老工業基地難以鳳凰涅槃、騰籠換鳥。吉林等東北老工業基地要通過創新實現優化升級、脫胎換骨,進行深化改革創新,實現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戰略性調整。
總書記的殷切囑託,讓代表們心潮澎湃,熱烈的掌聲一次次在大廳響起。
農業是吉林優勢,大米是吉林品牌
作為農業大省和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吉林在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了哪些成績,農民收入達到了什麼水準?總書記對此十分關心。
“從2001年開始,吉林糧食産量先後躍上400億斤、500億斤、600億斤和700億斤,去年達到706.56億斤。糧食單産位居全國第一,每年向國家提供600億斤商品糧。2014年農民每人平均收入首次突破萬元。”任克軍代表向總書記報告。
“去年糧食價格好不好?”總書記十分關心農民的收入。
“玉米價格在1元到1.12元,水稻價格是1.15元,大豆是2.1元,價格還不錯。”
“現在出國打工的農民多嗎?”總書記問。“越來越多,主要分佈在三個地域:一是俄羅斯,生産糧食和蔬菜;二是哈薩克,生産大豆和水稻;三是非洲,種植玉米和烤煙。2013年,我們還首次把從俄羅斯種植的水稻運回到國內。”
“品質能趕上吉林大米嗎?”總書記笑著問。“品質不錯,因為那裏生態環境比較好。但吉林大米還是比它要好,吉林大米口感和品質都特別好。”
“你們是品牌!”
總書記話音一落,代表們開懷地笑了。
“現在土地流轉率多少?”“秸稈還田還是一種模式嗎,焚燒比例佔多少?”“倉儲夠嗎,都能收儲嗎?”“黑土地退化,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多不多?”總書記對吉林農業現代化建設十分關心,不時插話了解一個個細節。他叮囑吉林各級幹部不要淡化農業,要繼續下力氣抓好。要充分發揮吉林農業的特色和優勢,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爭當現代農業建設的排頭兵。
綠水青山就是新的發展優勢
在整個審議過程中,涉及生態文明建設話題,總書記都特別凝神傾聽。
生態是吉林最大特色、最寶貴的財富、最重要的品牌,也是最大的發展潛力。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近年來,吉林通過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東部實施生態系統修復工程,中部實施黑土地保護治理工程,西部實施生態恢復工程,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野生動物逐漸回歸。代表們在發言中都爭著向總書記彙報生態建設給吉林帶來的新希望。
總書記一邊認真聽,一邊詢問有關情況:“野生東北虎現在有多少只?吃什麼?”“種群能不能延續?”“野豬是在長白山一帶嗎?”得知吉林境內現有27隻野生東北虎、3500多只白鶴,長白山已經成為數千種野生動植物生存的“天堂”,總書記高興地説,這是好現象,關鍵是要遵循自然規律,把工作做紮實。
謝忠岩代表在發言中説,2005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多年來,我們依法保護利用生態環境,強固區域發展根基屏障,探索走出一條旅遊城鎮化、城鎮景區化、景區國際化的新路子。
“長白山冬季能旅遊吧?現在有索道嗎?”總書記問。
“現在長白山一年四季都能旅遊,冬天也可以上天池。天池沒有索道,我們一直保持著天池的原生態風味。”謝忠岩回答。
總書記強調,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吉林的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進一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把綠水青山保護好,不斷培育新的發展優勢。
民生工作要一諾千金,説到就要做到
不斷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所在。審議過程中,總書記始終心繫民生。
“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是最大民生。”來自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李景浩代表向總書記彙報,延邊建州63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是全國惟一一個連續5年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的少數民族地區。多年來,延邊發展緊扣民生主題,加快發展民族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各項事業,精心組織實施創業就業、扶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人民群眾切實分享了改革發展成果。
“延邊經濟總量怎麼樣?”“朝鮮族有多少人口?”“現在出外打工的多嗎?”……總書記問得關切、聊得具體。總書記指出,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吉林今年抓民生工作的力度不小,要有堅持不懈的韌勁,一件接著一件辦。要一諾千金,説到就要做到。
總書記對民生的關愛和期望,深深感染了每一位代表,李輝、王常松、李秀林、熊梅等代表爭相發言,總書記與大家親切交流互動,會場氣氛融洽而熱烈。大家用一聲聲感謝、一次次邀請,表達著對總書記的真摯情感。
“我代表217萬延邊各族群眾熱切盼望總書記到延邊考察。”李景浩激動地説。
“下次到吉林,一定去延邊看看。”總書記對吉林人民的深情厚誼、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關愛,讓代表們由衷地感受到總書記的為民情懷。
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殷切希望。
總書記強調,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抓住創新驅動發展和産業優化升級,努力形成特色新興産業集群,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産業體系,通過深化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性障礙,把老工業基地蘊藏的巨大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來。要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在一些地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産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3個重點。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發揚釘釘子精神,有堅持不懈的韌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鍥而不捨向前走,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要突出領導幹部這個關鍵,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幹部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的示範效應,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飽含著對2700萬吉林人民的深切關懷,飽含著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殷切掛念,飽含著對全省各級黨員幹部的堅定要求,是對吉林人民巨大的鼓舞、激勵和鞭策,是指引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指針和根本遵循。”巴音朝魯表示,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真正把講話精神轉化為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切實把總書記的要求落到實處,把吉林的事情辦得更好,不斷推動吉林振興發展,讓黨中央和總書記放心,讓全省人民滿意。
中午12時許,代表團審議結束,總書記與吉林代表一一握手話別。總書記對吉林人民的濃濃深情、殷切厚望,久久回蕩在代表心中,激勵著正在為實現全面振興發展而不懈奮鬥的全省幹部群眾奮勇前進。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