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關於進一步促進陜西省茶産業發展的建議

2014-08-29 10:53 來源:中國經濟網-陜西頻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年來,隨著陜西茶葉的市場認知度的不斷提升,其優良品質已受到來自國內外茶界專家與廣大消費者愈來愈多的認可和好評。2012年、2013年,由省、市商務主管部門組織的陜茶代表團連續兩屆赴港參加了香港國際茶葉展,在國內外茶商中均引起較大反響;2013年4月,“漢中仙毫”榮獲第31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也使陜茶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驟增,一時間也全面帶動了陜茶的銷售。

  但據相關數據,多年來陜茶基本上還處於自産自銷狀態,主要供給省內及西北部分地區,截止2010年基本上尚無自營出口業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和海外市場佔有率極其有限。加之對陜茶的宣傳不足、定位不準,目前反而呈現出“墻裏開花墻外香”的現狀,陜茶也一直被茶界普遍定義為“有品無牌”,即秦巴山區優良的自然條件所生産出的優質茶葉,並未形成強有力的産業鏈,未能真正成為陜西地方經濟的又一支柱性産業,並由此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陜西省對於茶産業發展的重視度不斷提高,以漢中、安康、商洛為主的茶葉種植生産範圍已逐步擴大。據統計,2013年全省預計茶園面積158萬畝,其中可採摘面積108萬畝、總産量近4萬噸,以上三項指標分別比上年增長8.2%、10.2%、33%。茶葉生産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陜茶在國內外銷售市場上競爭力的相對薄弱,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反差,當下制約陜茶“化優勢為勝勢”並在更大範圍內開拓市場的客觀因素尚有很多。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品牌繁多,但未能形成集合效應,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有限,導致銷售規模和銷售價格難於提升。多年來,陜茶的對外宣傳力度不足,品牌認知度較低。雖不同市縣各有特色茶種,但始終未能擺脫“單兵作戰”的行銷理念與方式,個別地區由於地方利益而發展思路受限,陜茶品牌相互之間也時有惡性競爭。陜茶本身因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等條件形成的品質優勢未能充分發揮,缺乏品牌建設意識,行銷理念滯後,未能産生市場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高的核心品牌,從而無法形成合力以開拓市場。因此,銷售渠道不暢,市場佔有率較低,始終未能進入高端茶葉消費市場。

  二、缺乏大規模、專業型的龍頭茶企,茶葉生産規模有限,生産能力較弱,加工工藝傳統而落後,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雖陜西省近年來通過“陜茶復興計劃”大力扶持了陜南三市及關中部分地區的茶園建設,但由於省內缺乏大型茶葉集團,陜茶的發展仍處於各地區分散發展、各自為政的初級發展階段。許多茶葉企業生産經營缺乏專業性,生産工藝老化,産業鏈較短,茶葉製作水準和品質參差不齊,同時在包裝設計、産品分類、衍生品開發等方面力量薄弱。

  三、茶葉行業內部市場秩序有待進一步規範,同時茶文化建設缺失,陜茶的內涵及其價值尚未充分開發。目前,部分陜茶企業經營尚不規範,誠信度不足,傳統的生産與行銷模式仍在部分地區存在,散裝茶葉或冒用品牌茶葉時有銷售。一些産茶地區和企業的“各行其道”,使其面對外省著名茶葉品牌時,市場競爭力整體較弱,許多茶企的凝聚力不夠、發展潛力和空間有限。與此同時,陜西雖截止2010年茶園建設整體面積已居全國第8位,但在地域性茶文化建設方面尚較為滯後,未能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茶文化交流平臺,並以此助推陜西茶産業的全面拓展。

  有鋻於上述情況,當前陜西茶産業的發展已進入一個關鍵時期,是繼續沿用傳統發展模式不斷擴大生産規模,還是在注重産量的同時積極謀求開拓市場空間,從而實現 以銷售拉動生産的嶄新發展模式,將是今後一個時期內陜西茶産業甚至是陜南地區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就此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統一規劃,全面佈局,立足長遠發展,形成多地區、多部門聯動,共創陜茶發展新格局。應視全省茶産業的發展為一個整體,進一步提升對於茶産業的重視和支援力 度。政府部門應強化對於陜茶發展前景的認識,從大市場的眼光看待促進陜茶發展所能起到的積極的社會效益。全省通盤考慮,從頂層設計上做好統一規劃,切實有 效地發揮省茶葉産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真正形成各産茶市縣與省級相關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統一部署茶産業發展的大局。蘋果産業作為陜西省産業發展的 成功案例,對於今後發展茶産業同樣具有借鑒意義,建議政府能像重視蘋果産業一樣去重視茶産業,使茶葉成為未來陜西的除蘋果外的另一張名片。

  二、進一步整合品牌,整合資源,鼓勵龍頭企業發展。鋻於陜茶小型企業眾多、品牌繁多的現狀,建議今後重點加大對一些龍頭企業發展的鼓勵和扶植力度,給予其必要 的政策優惠和行業補貼,使其做大做強,真正成為有地方代表性的、生産現代化的、運作規範化的龍頭企業。同時,應鞏固既有的優質品牌,並通過品牌間的有效整 合,“集中拳頭”打好“組合拳”,真正將陜西的優質茶企、茶産品重點推出,既可以避免省內品牌競爭間的“內耗”,也可以促進陜西茶産業在規模、品質、效益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三、在加大生産規模建設的同時,要同時著力強化宣傳,開拓更大市場。近年省內新建茶園在逐步增加,産量也逐年提高,這有助於規模效益的發揮。但在加大生産環節 的同時,也要加大對於宣傳與行銷環節的支援力度。當前,建議政府投入更多專項資金用於茶葉生産的同時,也應設立用於鼓勵陜茶品牌建設和品牌宣傳、參展布 展、行銷推廣、科研與培訓方面的專項資金,以擴大陜茶的知名度,為其深入開拓市場搭建更多平臺。

  四、提升茶葉製作工藝,提高專業水準,滿足更多高端市場需求。為了更好地減少成本、增加效益,茶葉企業要更多去學習一些産茶、制茶大省和名企的成功經驗,不斷 進行升級改造,建設無性係良種茶園,推廣低産茶園改造技術;要不斷引進新品種,建立無性係良種繁育基地,加速茶園良種化進程;要以標準規範制茶,實現標準 化生産、栽培、採摘、加工,確保茶産品安全衛生。同時,還要使茶葉的製作更加向工業化發展,提高效率,提高産品的附加值。

  五、突出優勢,政策扶持,積極推動陜茶“走出去”。陜茶在近兩年不斷得到國際性認可,充分證明了陜茶在口感上、品質上均具有著廣泛的信譽度,其市場開拓前景無比廣闊。因此,積極鼓勵陜茶出口正當其時,“買家”找 好了,整個産業也就盤活了。為此,建議逐步確立國家、省市縣茶葉出口基地縣建設項目,讓其享受到相關農産品優惠政策的待遇;省、市、縣政府部門要建立茶葉 出口聯繫制度,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支援茶企發展;要建立促進陜茶發展的扶持資金,除政策扶持外,也可設立陜茶風險抵押貸款基金等有效保障機制。通過多 種方式的共同配合,推動陜茶走出省門、走出國門。

  六、增強政府的組織、引導作用,同時也要尊重市場規律。陜茶的發展,需要得到廣泛的認同、支援、配合和幫助,才能真正使之成為造福一方的特色産業、優勢産業。 因此,建議政府能充分借鑒雲南、浙江、福建等省以及臺灣地區發展茶産業的成功經驗,積極引導陜西茶産業的科學發展。各級商務、農業、供銷合作、發展改革、 財政以及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的高效配合,才能為茶産業的突破性發展創造機遇。同時,産茶市縣政府也需突破和轉變地方性的政績觀,鼓勵和推動企業積極尋找 市場、適應市場,一切按照市場規律開展生産和經營活動。

  七、進一步發揮茶葉行業商協會的職能,為茶企搭建更多服務和資訊平臺。當前,行業商協會作為一種民間性仲介組織,其社會功能和價值已發揮出巨大作用,成為溝通 政府與企業的重要紐帶與橋梁。陜茶的有關行業商協會在推介陜茶、引導銷售、組織參展、提供資訊等方面的作用已日漸顯現,對於陜茶品牌的推廣産生了積極效 果。建議政府繼續加大對於行業商協會的資金支援,使其在配合政府、服務茶企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並利用專業網站、雜誌、紀錄片等方式,逐步完善對陜茶的多渠 道、多方式的宣傳與推廣。

  八、強化陜西茶文化的建設,深入開展涉茶領域的人文交流,為陜茶賦予更多文化內涵。陜茶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起始於宋代的“茶馬互市”制度已開啟了陜茶遠銷之路,赫赫著名的陸羽《茶經》中對陜茶也有所記述。秦巴茶文化源遠流長,曾為昔日御用的“貢茶”,加之近代以來科研證明陜南茶葉富含硒元素,其文化價值與養生功用已得到了茶界廣泛的認同。建議今後要把茶文化與陜西秦巴文化、傳統歷史文化、保健養生文化、品牌文化、企業文化等有機結合起來,走茶文化復興之路,如此才可以充分發揮陜茶的“軟實力”,將茶葉這一自古以來具有特殊文化底蘊與內涵的靈物,變成真正的寶物。因此,加強陜西茶文化的建設意義重大,不斷弘揚茶道、茶藝,形成愛茶、重茶、惜茶的社會氛圍,對於茶産業的發展與繁榮同樣具有互為補益的作用。

  綜上所述,當前推進陜西茶産業的發展既面臨一些問題,又呈現出諸多不可錯失的機遇。茶産業建設既需要擴大生産規模,又需要積極開拓市場。當前,下大力氣進行資源整合、品牌整合,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發展要求,而不斷擴大陜茶産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則需要政府各級部門的積極共識與上下聯動。茶産業目前已經成為陜西省綠色經濟和迴圈發展的特色産業,但其發展空間和潛力依然很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斷探索,使之儘快成為富民強省的又一支柱性産業。(陜西省茶人聯誼會 王昱)

[責任編輯: 陳桐]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