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去年6月萬科保利聯合體以53.7億元的價格,拿下重慶江北區溉瀾溪總價 “地王”。7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重慶萬科方面了解到,這個“地王”項目的後續開發採取各自劃定地盤各自開發的商業模式。
隨著保利觀瀾項目率先開盤,二者獨立開發的戰略也浮出水面。重慶保利官網顯示,該項目已於今年7月12日推出總佔地68萬平方米的住宅樓盤,戶型面積為49~87平方米,售價9200元/平方米起。
與保利觀瀾不同的是,萬科禦瀾道將以高端住宅的定位亮相,業態包括大平層、洋房、少量別墅和商業綜合體。據萬科禦瀾道銷售顧問介紹,禦瀾道的開盤時間臨近,雖然售價尚未確定,但肯定不便宜。
重慶萬科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由於萬科和保利在該地塊的産品定位不一樣,所以在拿地之初雙方就協定了獨自開發的模式。
CRIC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認為,合作拿地可讓競爭對手成為合作夥伴,降低成本。
在2013年年報中,萬科地産透露,在新獲取項目中,公司進一步深化合作開發,探索“小股操盤”的輕資産運營模式。“小股操盤”即公司在合作項目中不控股,但項目仍由公司團隊操盤,使用公司品牌和産品體系,共用公司的信用資源和採購資源。
不過,萬科和保利在重慶溉瀾溪項目上卻玩了一場讓外界看不懂的地産遊戲。在重慶容磁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王雪松看來,萬科要做“高大上”,保利要做“高週轉”,二者在策略上有很大的分歧。“聯合開發的制約因素相對較多,一個小的決策可能都會經歷較長的決策時間,不利於提升開發效率。”
朱一鳴強調,品牌房企合作開發也可能會産生一些問題,由於管理風格和企業文化差異,利益分配、股權分配不均等因素,合作拿地和開發也存在隱憂和風險,這是一個需要磨合的過程。房企1+1能否大於2,關鍵在於聯合體雙方彼此的融合,在企業文化、經營理念以及利潤分配上的趨同。
(實習生丁舟洋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