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掀大規模棚改戰
樓市調整去化週期或被延長
本報記者 陳小瑛 深圳報道
不論是陳政高履新住建部部長,還是國家開發銀行住宅金融事業部的成立,都給各地棚戶區改造帶來了想像空間。
近期,安徽、湖南、四川、陜西、黑龍江等多個省市相繼出臺了棚改新計劃,有專家擔心,為了獲得國開行貸款,一些原本不屬於棚改的項目可能也將混入其中。
“中央是為了改善民生和穩增長,而到了地方,除了拉動GDP,完成保障房建設任務,考慮的還有增加土地收入,因為棚改地段往往是老城區,土地很值錢,可謂一舉三得。”中部某省份城市房地産研究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各個地方都在“快跑”,希望儘早拿到更多貸款。
而東北某省保障房督查組有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表示,由於樓市已處在供應過剩的調整期內,開發商都在積極去庫存,今年參與棚改的意願越來越低,而政府還在大規模開工棚改項目,增加供應量,未來市場的調整去化週期可能會延長。
地方的算盤
國開行住宅金融事業部的成立,意味著棚改已經破解傳統的資金問題。
7月4日,安徽省下達2013-2017年納入省級棚改融資平臺一期建設項目貸款額度,向國家開發銀行融資近900億元,支援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進度。根據安徽省公佈的資訊顯示,棚改融資為中長期貸款,期限為15年,寬限期3年,項目貸款比基準利率下降10%,可以有效緩解項目還款壓力。
各地方政府也早已聞訊,開始積極開工計劃外的新棚改項目。
日前河北省政府出臺的《關於促進全省房地産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就提到,要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將城中村和涉及新建、改建(擴建、翻建)住房的舊住宅小區,全部納入棚戶區改造。
“因為有政策支援,地方政府加快開工棚改項目,以拉動投資,一些本不屬於棚改項目的也都納入到棚改範疇。”中部某省份房地産業內人士指出。
“國開行支援棚戶區改造是一個重大機遇,必須緊緊抓住,各地要抓緊申報項目,做好項目儲備,爭取早授信、早拿到貸款,爭取源源不斷的信貸資金支援。”河北省政府副秘書長蘇蘊山提出,對尚未開工的391個項目加大協調力度,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開工。
而截至5月底,河北省已落實棚戶區改造項目495個、15萬套,佔年度目標任務的106.6%,不到半年,該項任務已經超額完成。
此外,多個省份也都在積極向國開行申請貸款。6月底,西安也提交了議案, 2013-2017年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項目估算總投資369億元,其中71億元由財政預算出資,298億元向國開行申貸。
據了解,西安本次棚改一期有融資需求的申報項目達到了120個,需要總投資達1110.6億元,但因為資金瓶頸制約,並不能全面推開。
長沙市原計劃今年實施棚改項目54個,但6月26日,長沙計劃新增加42個項目,儘管項目數減少,但改造戶數卻新增了兩三倍,且全部位於長沙市內五個老城區,徵收房屋面積473萬平方米,預計投資520億元,4年完成。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告訴記者,國家推動棚改,是基於這些年城市發展主要以擴規模為主,但老城區很多家庭居住環境沒有改善,主要是民生工程。同時這對房地産産業發展而言也是好事,有利於拉動GDP增長。
“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不在於改造國有工礦企業的棚戶區,而是老城區項目,既能創造GDP,又能獲得土地收入。”湖南省房地産開發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王義高告訴記者,由於老城區土地值錢,政府可以借棚改口號大搞舊城改造,由政府出面拆遷和安置,再以招拍挂方式高價出讓土地做商業項目。
如長沙萬達廣場、九龍倉國金中心等商業項目均是棚改的代表,2011年,九龍倉以56.37億元奪得東牌樓棚改地塊,建成純商業項目,投資金額達到160億元。
從棚改結構上看,大部分地方80%是城市棚戶區改造,而國有工礦、國有林場危舊房、國有墾區危房幾類只佔20%,有的地方,比如河北,城市棚戶區改造佔比達到90%以上。
“好地段主要是建寫字樓、購物中心、酒店,拆遷戶不可能回遷,如果不接受貨幣補貼,會由政府在別處劃撥一塊地,建安置房小區,而安置房又可算入保障房任務。”王義高説,棚改可謂一舉三得。
棚改矛盾
王義高認為,要防止地方一哄而上,大拆大建,純粹為了GDP和財政收入,將老城區有價值的歷史建築拆個精光。
長沙市發改委主任周岳雲也公開表示,確定新的棚改目標,首先是為了落實好中央關於微刺激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其次是與省市確定的棚改任務相銜接。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地方將棚戶區改造看作房地産開發的有利條件,積極性是被土地開發的收益調動起來,而不是以民生為先。
此外,令市場擔憂的是,目前樓市正處於調整期內,多地商品房庫存量極大,住房供應明顯供過於求,成交量大幅下滑。棚改的大規模建設,會不會導致市場供應更加過剩?
“棚改確實會分流購房者,而目前樓市存量過大,本身不景氣,可能去化時間會更長,但政府可以減緩土地出讓。”王玨林認為棚改意義重大,他對記者強調説,“政府願意拿錢出來解決住房問題,是好事,不要去懷疑有什麼負面作用。”
“目前樓市房源供應量太大了,銷售又很低迷,處於去庫存階段。現在大規模搞棚改,肯定會增加商品房供給,且今年規模比去年還大,棚改與去庫存有一定的衝突矛盾,或許將延遲市場去庫存的週期。”東北某省保障房督查組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説。
但長沙一位業內人士則有不同看法,她告訴記者,長沙棚改主要以貨幣補貼方式,而棚改項目因為拆遷,開發週期較長。政府逼著拆遷戶拿錢後去市場上買房,短期內反而可以創造剛需,有利於市場上的商品房去庫存。
不過這部分需求會不會立刻入市,目前也存疑。按照計劃,2013年到2017年全國將改造各類棚戶區1000萬套,到2017年,建成1500萬套。棚改項目將在最近兩三年內大量入市,而目前很多城市的商品房去化週期也在兩三年,兩者存在競爭。
上述保障房督查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行情好,開發商都積極拿地開發,但今年以來,開發商都在縮減開工規模,參與棚改的積極性也越來越小,因為建完商品房賣不出去。
如華僑城深陷上海的蘇河灣項目,就是上海的棚改代表盤,但由於市場環境較差,截至今年6月,蘇河灣認購金額不足全年任務的三分之一。
“未來棚改大部分是由國家出資貸款,國開行對接的是住建局,由財政擔保貸款。”上述保障房督查組有關負責人説,如果開發商不想做,只能由政府主導開發,房子能不能賣出去,貸款能否償還,風險還是由政府來承擔。
王義高認為,短期內靠棚改拉動經濟增長,會對市場去庫存形成一定壓力,但長期來講,住房供給仍是短缺的。
[責任編輯: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