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部委涉臺資訊  >  行業交流  > 正文

鄭建閩:兩岸同文同脈 建議構建“閩臺共同文化區”

2014-03-11 14:06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網3月9日訊(記者 張艷玲)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今日下午舉行,中國網現場直播。全國政協委員、臺盟福建省主委、福州市政協副主席、福州市國土資源臺盟局局長鄭建閩在會上發言時表示,閩臺文化交流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開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在臺灣島內産生了重要影響。他建議,構建“閩臺共同文化區”。

  鄭建閩説,海峽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同文同脈。一樣的血緣、共同的文化,是兩岸合作交流的原動力。特別是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講百代鄉音,在服務祖國統一大業中承擔著特有的歷史使命。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在兩岸關係中“潤物無聲”的作用,積極開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在臺灣島內産生了重要影響。比如,福建省與臺盟中央共同舉辦的“閩南文化節”,每年都廣泛邀請來自島內特別是中南部的基層民眾參與,文化節彰顯的濃郁的故鄉特色令臺灣同胞倍感親切,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對祖國的歸屬感。

  同時也應看到,閩臺文化交流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近年來,我們更側重於民間信仰文化、船政文化、朱子文化等為數不多的重點領域,在整體效應的發揮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亟待加強的短板。

  中共十八大明確指出,要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務實的舉措,建設好中華文化這個紐帶和橋梁。為此,我們建議,充分發揮福建省的“五緣”優勢,構建以閩臺同屬一個文化副區——臺灣海峽兩岸文化副區為理論基礎、以閩南文化為特色的“閩臺共同文化區”,春風化雨,正本清源,鞏固深化兩岸同胞的民族和國家認同。

  一、加強“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建設。2010年以來,福建省大力實施《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取得了明顯成效。建議在此基礎上加強整體性的指導,實現全面推進。

  具體地説,一是根據閩南文化包含的建築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宗族文化、戲曲文化、閩南方言,以及農耕文化、海商文化等門類的地域特質,在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各有側重地完善保護與開發的規劃。二是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專項資金,由國家財政參照文保單位投入方式,加大對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投入。三是啟動兩岸共同申遺。閩臺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非常豐富,“海上絲綢之路”和“閩南紅磚建築”已于2012年底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中國德化瓷燒制工藝”、“中國烏龍茶製作技藝”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也已啟動。兩岸共同申遺,更能體現其生態的本真性與文化的整體性,特別是體現中華文化的不可分割。目前就可研究倡議以大陸為主,聯合臺灣有關方面兩岸四地共同申報“媽祖文化”、“閩南語族係遷徙”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二、依託民間力量,擴大基層文化交流。發揮民間力量,調動民間資金,更有利於兩岸文化交流實現市場化運作。兩岸民間組織也可通過交流,在人脈、資源、資金上形成沉澱,促進永續發展。因此,建議進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實踐,打開兩岸民間基層文化交流新局面。比如:賦予宮廟管委會、姓氏宗親會等民間團體以法人資格,以便與臺灣相關民間團體進行交流對接;簡化審批手續,降低民間社團入臺開展交流的門坎。

  三、加強學術機構與民間組織的互動。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民間團體與人士的專業素養,提升與臺灣同行交流的水準;另一方面,學術機構以田野調查和案頭工作相結合的人類學治學方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摸清家底,還原閩臺文化原汁原味的本真面貌,掌握學術交流的主動權。

  《論語》有言:本立而道生,任重而道遠。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凝結,是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生生不息的創造。今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指引下,讓我們倍加珍惜這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緊密團結兩岸同胞,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責任編輯: 普燕]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