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部委涉臺資訊  >  涉臺資訊  > 正文

第六屆臺灣青年實習活動落幕 青春的夢想在這裡延續

2017-08-31 17:2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北京實習的70位臺灣青年合影留念。

在北京實習的70位臺灣青年合影留念。(台灣網 王亞靜 攝)

  台灣網8月31日北京訊(記者 王亞靜)接連幾場雨過後,北京城的天氣已經沒有了夏日的炙熱,怡人的溫度正像許成美的心情一樣,沒有了初來北京的興奮,多了一份平靜,一切剛剛好。

  第一次到北京的許成美,是來參加由民革中央舉辦的“第六屆臺灣青年赴北京暑期實習”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70名像徐成美一樣懷揣夢想的臺灣青年,他們分別在自在科技、中國銀行、中聯創投等26家大陸企業裏實習。38天的實習生活在今天畫上了圓滿句號,但青春的夢想將會在這裡延續。

  北京和想像中的不一樣

  雖然是第三次來大陸,但許成美説自己對大陸的認識仍然是一張白紙,“每個城市風格感覺都不一樣”。由於之前在網上了解過上海,她一直以為“北京會和上海一樣都是高樓大廈,是個摩登城市”,直到飛機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許成美仍然是這樣看待北京。走過了天壇、故宮、國子監、頤和園等各個有名的景點,她才了解到,“北京其實是個非常有文化的城市,有歷史的味道”。

  來北京之前,她一直聽説大陸大城市的人很冷漠、對人冷淡。和許成美有一樣想法的是吳宗翰的父母,他們一直以為大陸很不安全,東西隨時會被搶。然而來了之後,一切超乎想像。“我來這實習的第二天,主管就帶我們去吃了涮羊肉,特別熱情”。無論是許成美還是吳宗翰,空閒時間,都會和公司的同事們一起天南地北的侃。“我們交談完全沒有隔閡”,這個看著小小、溫柔的姑娘説起這些是滿臉的肯定。這裡的一切都讓他們瞬間愛上了北京,並且決定留下來。

  公司很有“企圖心”

  這次實習給了一直想走出臺灣的許成美一個機會。她在東方嘉誠事業部實習,主要工作包括運營微信公眾號、調查孵化器種類和發展情況等內容。許成美是臺灣少數民族,十來歲就在父母的支援下出來讀書。之前在臺灣工作了一年,“和現在的工作有部分相似的地方”。她説臺灣的大環境造就了當下很多年經人不敢“做夢”,生活在自己的“小確幸”裏。因此,她放棄了臺灣的工作來到大陸,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來大陸之前,陳亭瑤一直以為臺灣和大陸經濟發展不相上下。現實卻讓她大吃一驚,“完全沒想到大陸經濟發展這麼快”。北京的實習讓她找到了原因,“這裡感覺到激烈的競爭氛圍,同事很奮進,公司很有‘企圖心’”。“雖然是實習生,只要意見中肯,領導都會仔細聽”,她説,開例會時,大家直來直往,很有效率。大陸的公司就像在高速公路行駛的車子,沒有時間停下來換輪胎,坐在這輛“快車”上,陳亭瑤直呼“過癮”。

  在大陸延續青春的夢想

  即將升入大四的女孩兒陳亭瑤第一次來大陸,感覺一切都新鮮而刺激。“想過這裡人多,但看到的還是超乎想像”。每天先騎共用單車,再坐地鐵,然後步行,從家到公司需要40 分鐘。擁擠的交通讓她有些許的不習慣。可是這裡沒有“天花板”的薪資又強烈的吸引她,“我正在思考是不是要留下來”。

  “希望把自己當成一塊兒海綿,學習這的文化,學習這的工作方式,實習的結束是一個新的開始”,吳宗翰表達了自己想留下來的願望。“單位的領導對我很滿意”,他靦腆的表示,所在的實習公司對招收臺灣同學有規定,目前正在處理手續,“我還是很有希望留下來的”。

  “到一個地方,首先要認真感受她的文化”,許成美説大陸的人很積極、很“敢想”,“這樣的氣氛讓我想留下來”。實習結束了,她即將簽約華燦工場,許成美夢想的新征程剛剛開始。

  “在這次實習中,同學們都是處在一個重要的崗位上,體會到了酸甜苦辣,也可謂精彩紛呈”。在總結會上,民革中央聯絡部副部長章仲華對在800多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臺灣青年説,希望大家不要淺嘗輒止,把這次實習的結束看成自己人生新追求的開始,緊跟祖國的發展腳步,體驗更豐富多彩的人生!(完)

[責任編輯: 王亞靜]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