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部委涉臺資訊  >  涉臺資訊  > 正文

“銀鷹計劃”臺灣實習生廈門參訪 為“申遺”助力加油

2017-07-12 10:5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7月8日,廈門銀行組織臺灣實習生利用週末時間到廈門周邊參觀訪問,
廈門銀行臺灣青年實習生登島鼓浪嶼 為“申遺”助力。(廈門銀行 供圖)
  台灣網7月12日訊 “2017年銀鷹計劃”啟航,廈門銀行今年7月再次迎來新一批的79位臺灣青年實習生。在經過開學儀式、産品培訓後, 7月8日,廈門銀行組織臺灣實習生利用週末時間到廈門周邊參觀訪問,尤其是在鼓浪嶼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産”同一天,登島為“申遺”助力加油。通過參觀訪問,臺灣青年們增進了對大陸地區人文社會、歷史風貌、兩岸同宗同源的了解和認知。
  “2017銀鷹計劃”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支援下,由全國金融青年聯合會、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組織數百名臺灣青年赴金融機構實習,旨在增進兩岸青年的相互了解,促進中華民族同根同種同文的認同感,加快推動兩岸經濟金融融合。 
  8日上午,驕陽似火,臺灣實習生參觀了廈門著名的“南普陀寺”和“環島路海濱”。南普陀寺-環島路沿線是一條著名的海濱景觀線路,吸引著無數觀光的遊客。他們參觀了南普陀寺和環島路海濱沙灘,對“清新福建”“美麗廈門”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沿途,他們觀賞了廈門最高樓“世茂雙子星”。廈門的經濟發展和景觀環境的和諧,令他們感嘆不已。
  7月8日,恰逢鼓浪嶼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産”同一天,臺灣實習學生也登島為“申遺”助力加油!在鼓浪嶼,中外風格各異的歷史風貌建築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據介紹,鼓浪嶼上有一座“菽莊花園”,原是臺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林家先祖于乾隆年間赴臺灣淡水墾殖發家,在臺北建有著名的“板橋別墅”,清末“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林家不願做亡國奴,憤然舉家遷回鼓浪嶼,並在鼓浪嶼建“菽莊花園”。臺灣的“板橋別墅”與鼓浪嶼“菽莊花園”同宗同源,互為連理。
  參觀結束後,臺灣青年實習生興致勃勃地分享自己對於大陸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新面貌的理解,紛紛表示,通過這幾天自己所見所聞,他們對大陸未來發展前景和兩岸歷史淵源有了更全面、客觀的了解和認識。(台灣網、廈門銀行聯合報道)
廈門銀行臺灣青年實習生登島鼓浪嶼 為“申遺”助力
  廈門銀行臺灣青年實習生登島鼓浪嶼,為“申遺”助力。圖為實習生在鼓浪嶼合影。(廈門銀行 供圖)
7月8日,廈門銀行組織臺灣實習生利用週末時間到廈門周邊參觀訪問
  8日上午,臺灣實習生參觀了廈門著名的“南普陀寺”和“環島路海濱”。(廈門銀行 供圖)
廈門銀行臺灣青年實習生登島鼓浪嶼 為“申遺”助力
  廈門銀行臺灣青年實習生登島鼓浪嶼,為“申遺”助力。圖為實習生在鼓浪嶼合影。(廈門銀行 供圖)
7月8日,廈門銀行組織臺灣實習生利用週末時間到廈門周邊參觀訪問
  8日上午,臺灣實習生參觀了廈門著名的“南普陀寺”和“環島路海濱”。(廈門銀行 供圖)
7月8日,廈門銀行組織臺灣實習生利用週末時間到廈門周邊參觀訪問
8日上午,臺灣實習生參觀了廈門著名的“南普陀寺”和“環島路海濱”。(廈門銀行 供圖)

[責任編輯: 郜利敏]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