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紅包稅將開徵”,“中國稅務機構醞釀對網路紅包徵稅”,“網路紅包徵稅時代全面來臨”……本週,有關國家稅務總局發文加強對網路紅包個人所得稅徵管的消息及其影印件在網上盛傳,但在國家稅務總局網站上卻搜索不到該文。該消息是真還是假?會不會又是當年轟動全國的“山寨版國家稅務總局47號公告”的翻版?昨日,羊城晚報記者通過權威渠道求證獲悉,國家稅務總局確實在7月29日下發了《關於加強網路紅包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通知》(稅總函[2015]409號),但該《通知》是不向社會公開的內部工作規範性文件。
取得企業紅包才需繳稅
該《通知》主要明確了三個方面的內容:1.對個人取得企業派發的現金網路紅包,應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派發紅包的企業代扣代繳;2.對個人取得企業派發的且用於購買該企業商品(産品)或服務才能使用的非現金網路紅包,包括各種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以及個人因購買該企業商品或服務達到一定額度而取得企業返還的現金網路紅包,屬於企業銷售商品(産品)或提供服務的價格折扣、折讓,不徵收個人所得稅;3.個人之間派發的現金網路紅包,不屬於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稅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同時要求,各地方稅務機關要掌握本地區企業派發網路紅包的情況,做好納稅諮詢、政策輔導等納稅服務,指導企業依法履行代扣代繳義務。
不存在醞釀徵稅一説
“‘網路紅包稅將開徵’、‘中國稅務機構醞釀對網路紅包徵稅’等説法是不準確的,這不是要開徵一個什麼新稅種,也不存在醞釀徵稅一説。因為,在這之前,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都對此有規定:取得偶然所得的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向個人支付偶然所得的單位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偶然所得以收入金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20%。偶然所得包括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今年全國兩會上,騰訊公司CEO馬化騰就確認,對於B2C紅包(比如央視的紅包),發了5個億繳了1個億的個稅。”昨天,有稅務界人士向羊城晚報記者這樣表示。
既然如此,國家稅務總局為何要下發該通知?
該人士分析,對這些網路紅包到底該不該徵稅,從微信紅包盛行開始,就不斷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近來,隨著企業為廣告、宣傳或擴大企業用戶等目的通過網路向個人派發紅包,即該通知所定義的“網路紅包”越來越多,形式也多樣化,如滴滴快車、神州專車等各種紅包、送券、充值獎勵以及電商給的各種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等花樣百齣,為了進一步界定這些所得,需要稅務機關進一步就有關問題予以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在採訪中,有納稅人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不明白這個與納稅人利益密切相關的文件、應廣而告知的政策,國家稅務總局為何不向社會公開。
●個人取得企業派發的現金網路紅包,按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取得企業派發的各種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不徵稅
●個人之間派發的現金網路紅包,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記者嚴麗梅
[責任編輯: 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