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臺灣作詞人方文山談漢語未來:傾向更多元表達

2016年06月27日 08:0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方文山 資料圖。中新社發 佟鬱 攝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 (張曉曦)臺灣知名作詞人方文山26日在北京參加活動時,發表自己對漢語未來發展的看法。他説,漢字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將傾向於更多元的表達,簡繁體使用也將走向“中間的調和”。

  當天,在北京大學以“中文和新語言文化的青春視角”為主題的講座上,臺灣作詞人方文山、大陸網路作家馬伯庸、作家黃集偉作為主講嘉賓暢談網路時代的漢語發展。

  作為在臺灣、香港和大陸地區都頗有影響力的作詞人,方文山説,現在已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漢語也會更傾向於多元的表達,網路用語將大量“繁殖”。但他只會把網路用語當作“零食”,在網路和手機上使用,“零食未必取代得了主食”。方文山認為,網路用語不會對歌詞、文學創作産生太大影響,文字運用還是要結合具體情境。

  方文山還認為,未來簡體漢字與繁體漢字將會逐漸磨合。他表示,漢字有幾千年的造字歷史,文字的均勻、對稱和美感已經確定,如果簡化太多,從設計、構圖的角度來説,會失去平衡和美感;而從書寫角度來説,有些筆畫太多的複雜漢字也可以做簡化處理。

  方文山説,臺灣、香港使用繁體字,大陸使用簡體字,大部分的字互相都可以讀懂,只是書寫起來比較困難。對於簡體字、繁體字未來的發展,他希望可以走一點“中間路線”,出現某種“調和”。(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