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三毛之外的張樂平:抗戰時率漫畫宣傳隊走過多地

時間:2015年08月24日 10:15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張偉

  張樂平的名字是和三毛連在一起的。有人説,漫畫是速朽的藝術。能真正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漫畫作品,特別是長篇漫畫,少之又少,在中國,也就葉淺予的“王先生”、張樂平的“三毛”這麼寥寥幾部。而論影響廣泛,老少咸宜,“三毛”可以説是唯一一部,沒有之一。三毛就是漫畫界的阿Q。

  戴敦邦先生曾説:張樂平不僅僅是一個漫畫家,他是有巨大創造力的畫家,造型能力極強,沒有人能超過他,自己從心底由衷佩服。我以為這提出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即張樂平其實應該有三毛之外的天地。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張樂平一輩子和三毛捆綁在一起,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説不幸似乎太矯情,但正因為三毛太出名,又有多少人知道三毛之外的張樂平?而張樂平本人的創造力是不是也因此而受到了很大束縛?其實,除了三毛,張樂平仍舊是一位出色的畫家,我們是不是也該關注一下三毛之外的張樂平,還原一個比較全面的張樂平?

  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我們就來看看張樂平在這抗戰八年中做了些什麼。根據文獻,抗戰八年來,張樂平和他率領的漫畫宣傳隊,踏遍南京、漢口、長沙、桂林、廣州、上饒、贛州、屯溪等地,在敵偽盤踞的地方采風,在被奴役的人群中寫生,用作品宣傳抗戰,用他的畫筆鼓舞鬥志,用他的展覽義賣為貧民購買寒衣……這八年他究竟畫了多少作品已無法考證,從《搶修贛南機場》《劫後諸暨》《浙西戰地素描》,到《漫畫示範》《光榮歸來》,不知畫了多少套這樣的抗戰組畫。他畫速寫、素描,畫漫畫、水彩,也畫便於戶外張貼的大尺寸招貼畫,甚至創作高數米,長十余米,要爬上高梯彩繪的大型壁畫,幾乎把全部熱情都投入到抗戰宣傳中去了。他和葉淺予、魯少飛都是為人正直、畫藝高超、幹事拼命,又善於團結,具有感召力的藝術帶頭人,堪稱抗戰畫壇三傑。

  1945年8月,打了八年的抗戰勝利了,張樂平攜妻扶幼,從西南一路輾轉回到上海,沒過幾天,他就舉行畫展,主題正是八年抗戰。1945年12月21-23日,張樂平的 “八年戰地展”在上海西僑青年會舉行,展品共計六百餘幅,有素描、水彩、漫畫等等,並擬到各地巡展,既展出也售賣——剛到上海的張樂平並不像那些“接收大員”一般威風凜凜,到處“打秋風”,他除了一支筆外兩手空空,迫切需要一筆錢來安頓全家。當時有一家報紙派出記者對張樂平的“八年戰地展”進行採訪,著文《歡迎一個漫畫戰士的歸來》,介紹張樂平抗戰期間的主要活動,同時熱情倡議上海各界人士,尤其是八年來未跨出上海一步的人們去看一看畫展,體驗一下當年戰區殘酷的生活;記者並感嘆自己不是有錢人,否則真想購買幾幅類似像《流徙》《劫後》這樣的畫作,因為那是真正表現抗戰生活的傑作。他寫道:“希望一般愛好美術的人們,紀念此次中國抗戰的人們,收藏戰時美術的人們,不要錯過這一個展覽的機會,儘量地去揀選幾張他們特別愛好的作品;我也希望那些銜有建設國家文化使命的官員們,也不妨抽點空閒去看看,為國立博物院購買一兩張。”(《海風》第6期1945年12月22日,第4版)我曾問過張樂平先生的哲嗣慰軍先生,“八年戰地展”的那些作品他絕大多數也沒見到過,如今的下落更是一團迷霧。戰爭和運動不知毀掉了多少藝術佳作。

  今雖已晚,但仍可為,就從眼下開始扎紮實實做起吧,我們渴望了解一個立體豐滿的張樂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