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臺東海邊意外挖出1600年前遺址 填補臺曆史空白

時間:2014年07月28日 0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東海邊意外挖出1600年前遺址填補臺曆史空白

  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南回公路拓寬及截彎取直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不過興建中的金侖高架橋下,一個距今1600年前的虷仔侖遺址卻悄悄出土,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郭素秋表示,遺址屬於三和文化,探坑挖掘顯示遺址保存狀況良好,發掘的文物將有助於填補臺灣空白的歷史。

  南回工程 意外挖出

  郭素秋表示,虷仔侖遺址與11年前出土的舊香蘭遺址,是唯二在臺東平原以南發現的靠海史前遺址,挖出的石塊整齊排列,分析是一處中小型聚落。

  “海邊遺址的有趣之處,就是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現什麼東西!”她説,海邊遺址常常可以發現在那時代突然出現的文物,例如玻璃珠、青銅器等,甚至能發現加工器具,很多都是外來文明所傳入,對於厘清文明來源及進展大有幫助。

  郭素秋是受到“公路總局”的委託,針對金侖地區可能有遺址存在的區域,進行考古探勘,從今年5月開始挖掘13個探坑,最後在預定要興建金侖高架橋3號橋墩處,挖掘出明顯石塊排列的遺址,並有陶片、石器出土,經過鑒定是距今1600年前的三和文化文物。

  三和文化距今1600年

  “2000年前臺灣的人類還在打磨石器!”郭素秋説,三和文化屬於金屬器時代,比當時還在打磨石器的文明相比,技術高出許多,且懂得用高溫煉製鐵器、青銅器及玻璃,甚至已經有圖騰出現。

  郭素秋強調,虷仔侖遺址緊鄰太平洋,挖出遺址確實讓許多考古專家感到驚訝,畢竟遺址距海不到100米,一旁還有金侖溪,開闊的區域照理講應該不是建村好選擇。

  陶片、石器 填補歷史

  不過從當地居民訪談就能得知,以往海邊是離現今聚落更遠之處,虷仔侖遺址原本距海可能有好幾百米,擁有煉製鐵器技術當然有強大武力,根本不怕外族侵犯,因此開闊的區域建村也不足為懼。郭素秋指出,虷仔侖的出土,也提醒考古工作者,不要以現今地理環境,武斷推論當時人們可能建村的地點。

  她説,臺灣有文字記載歷史才400年,400年前的歷史只能從口述歷史一窺究竟,考古挖掘的文物,將能拼湊出這段沒有文字紀錄的歷史。

  尤其三和文化有出土蛇紋飾品及重圈紋,與排灣文化相當類似,另外也保有以石板棺下葬的文化,明顯是受到卑南文化影響,有承先也有啟後,讓許多考古學者也十分好奇,究竟虷仔侖遺址埋藏著多少值得探索的秘密。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