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林清玄稱自己有情有義 最像金庸小説裏的楊過

時間:2014年04月16日 13:29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林清玄接受採訪。 劉志玲 攝

  近日,臺灣作家林清玄蒞臨常州大劇院,做客常州公開課第32講講堂,從自身經歷的多個“轉彎”談起,與龍城市民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與生命感悟。(陸軼力 郭靖宇)

  中學畢業後

  曾做過屠夫搬運工

  林清玄首先談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他説,自己出生在臺灣的一個偏僻的小鄉村,祖祖輩輩都是農夫。家裏一共十八個孩子,而他排行十二。小時候考試挂了科,成績單上挂了紅燈籠,父親卻“高興”地説,終於找到農夫繼承人了,因為哥哥姐姐成績很好,不可能繼續當農夫了。他坦言,父親的寬容,讓他有了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

  到了初中,要學習英語了。但是鄉下的英語老師不會英語,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回來教學生怎麼學英語:“今天”,就是Today,怎麼記住它?你在單詞下面寫兩個字“土堆”;“昨天”,Yestoday,你在單詞下面寫下四個字“也是土堆”!但是“明天”,不再是“土堆”,“明天”是Tomorrow,老師説,這個只要三個字“土馬路”。今天是土堆,昨天也是土堆,但明天就不再是土堆,明天鋪一條土馬路,走向遠方!

  站在一條“土馬路”上,少年林清玄漸漸地體會到幸福的滋味。什麼是幸福?在夏天,幸福就是一個小孩子連喝三瓶汽水,打出嗝;幸福就是耐不住暑氣的狗,趴在銀行的地上享受冷氣。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之後的林清玄離開家鄉。他在高雄碼頭當過搬運工,他擺過地攤,他在洗衣店裏每天洗幾百條褲子,幾百件襯衫,甚至做過殺豬的屠夫。在做屠夫的那段時間賺了很多錢,拿著這些錢。他上了高中,因為在打工同時,他不曾忘記自己的“土馬路”,不曾忘記自己要做一個作家。“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甚至人生的不同階段,幸福都有不同的定義,而我們就要隨時打開生命裏的開關。”

  稱自己有情有義

  最像金庸小説裏的楊過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裏,你最像哪一個人物?”現場聽眾這樣問林清玄。林清玄毫不猶豫地説:“我最像楊過。”“因為長得帥嗎?”“不是,是因為我和他一樣有情有義。”

  林清玄認為,人生要做的有兩種事:一種是重要的事,另一種是緊急的事,而大部分人的生命都在“緊急的事情”裏面打滾。生命要有“浪漫精神”。所謂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地走,慢慢地吃飯,慢慢地喝茶。”

  在林清玄看來,學校考試100分是緊急的事情,在河邊散步、躺在草地仰望星空是重要的事情。從自身經歷,又談到了人的教育與成長,林清玄説,他讀中學時一個班總共17個人,他常常考第17名。他説:一個人,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直考100分、第一名,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畢業之後,他的工作不可能100分,業務不可能100分,婚姻不可能100分,他就可能無法面對這些挫折,這樣的人生就危險了。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考100分、考第一名,而是要培養孩子有幽默感、不怕挫折、懂得愛與寬容、快樂的能力。而這些學校教育之外的東西,卻能給人帶來生命的平衡。

  林清玄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愛、美、情、義”四個字,要孩子學會愛的表達,懂得美的追尋,懂得情與義,懂得感動。這樣的孩子,能面對一切挫折,一切轉彎,獲得的是生命中的“100分”。

  32歲選擇閉關三年

  找到生命的價值

  “蘋果樹上只能結蘋果,如果蘋果樹上結了西瓜,就是危險的;蘋果樹下思考的少年,並不一定是牛頓,萬一蘋果樹上掉下來一個西瓜,正好又砸中了人,那就更加危險了。”

  從四處打工到少年成名,從最具影響力作家到報館主編,林清玄的生命經歷了一次次的“轉彎”,並漸漸走向成功;成功之後的林清玄失去了時間,失去了空間,32歲的他辭去了工作,扔掉了上百套西裝革履,穿上布衣,上山打坐,去學佛、去覺悟;閉關三年、一朝頓悟,又下山走向世俗:“因為再高的智慧也不在表面,而是在於內在的發展與革命。”

  什麼是“覺悟”?林清玄這樣解釋:“覺”是學習的“學”加上看見的“見”,“悟”,一邊是“心”,一邊是“吾”。“覺悟”就是“學習來看見我的心”,就是不斷地通過世俗的轉彎,找到生命的價值。

  特欣賞唐朝三高人

  遇到挫折不妨轉個彎

  林清玄特別欣賞唐朝的三名古人:玄奘大師,茶聖陸羽和六祖慧能。三個人都是孤兒,陸羽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他們卻都通過自身生命的不斷轉彎,給世人留下不竭的智慧與財富。

  當然,林清玄並不是讓每個人都去學玄奘取經,學陸羽採茶,學慧能弘揚佛法。他認為,生命是不同的個體,生命中的轉彎,就是發現生命的不同特質與狀態,而不是生活在一元的世界。

  林清玄説,他的家裏種了許多盆植物。兒子學了植物學上的“向光性”,把一盆木瓜樹故意橫倒在地上,幾個月後木瓜樹轉了個彎,長成L型;兒子又把木瓜扶正,再過了幾個月,木瓜樹竟又轉了個彎長成N型。由此,林清玄説,樹能有向光性,人也一樣,不要害怕挫折,只要不斷向光生長,人生處處可能出現轉彎。如果你的孩子是辣椒,嗆人就好;如果你的孩子是甘蔗,甜美就好。生命的痛苦終將過去,而美會留下來……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