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動漫達人研討“漫”文化:當代中國原創動漫中國味太少

2017年09月08日 14:44: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常州9月6日電 (唐娟 魏佳文)當今的動漫作品“中國味”太少,能弘揚中國精神,並且穿透青少年心靈的經典作品更少。9月6日,2017年第二屆漫像文化年會在常州召開。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副主任藺玉紅針對中國當下的原創動漫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又是一年“漫”聚會,此次漫像文化年會,聚集了全國百餘位漫畫家以及動漫企業、藝術企業的代表,各位動漫達人圍繞“藝術生活,生活藝術”的主題,以“中國味”動漫入手,從不同維度研究動漫文化如何融入人們的生活,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近年來,文化創意産業日益成為一個國家新的經濟增長極,也日益成為一個地區新的創新引擎。常州著眼國家“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文化創意等優勢産業,此次第二屆漫像文化年會在常州召開便是一個體現。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成為漫像的主要方式,而其中佔網民總數最多的群體便是青少年。

  “動漫用戶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特徵。”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字出版研究所所長王飚表示,整個90後、95後是動漫用戶的主體人群。根據調查顯示,25歲以下的動漫用戶群體佔到的比例高達78.9%,其中20歲以下的人群佔到33.4%,青少年成為名副其實的“動漫大戶”。因此,針對年輕化群體,將動漫的創作“投其所好”便成了動漫發展的當務之急。

  “無論是90後還是00後,《大鬧天宮》、《哪吒鬧海》、《葫蘆兄弟》等不管過了多少年,仍然是我們心中的經典動漫。”藺玉紅説,回憶孩提時看過的動畫片,近來成為網路上討論的熱點,看到這樣的熱議,讓她很擔心,“動漫作品離中國優秀的傳統底蘊越來越遠,能被我們一代又一代記住的作品也就越來越少,因為中國的文化是鐫刻在我們的骨髓中的。”優秀的漫畫作品甚至能夠影響青少年的認知,因此,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融入漫畫作品,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中國味”的青年。

  藺玉紅進一步向在場的百餘名漫畫家們倡議,漫畫家應以中華文化為創作之源,多創作一些經典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能夠成為青少年蜂擁前行的力量。此外,漫畫家們可以通過全國青少年漫像大賽,發掘一些有漫畫創作天賦的青少年,從而培育更好的漫像精品,使經典的作品能夠廣泛地傳播。(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