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古城拉薩迎“雪頓節”:開啟酸奶盛宴

2017年08月20日 11:29:08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中新網拉薩8月19日電 (孫翔)“雪頓節前後三四天,銷量十分火爆”。西藏品牌酸奶“高原之寶”銷售經理助理孫際東在為雪頓節專設的賣場中對中新網記者説,他指著身後的兩百餘件(一件為12盒)酸奶説,“這些都不夠一天賣的,一會還要補貨。”

  古城拉薩將於本月21日至27日迎來“雪頓節”,藏語“雪頓”中“雪”為酸奶、“頓”是宴會,“雪頓”即酸奶宴會。拉薩雪頓節起源於西元11世紀中葉,如今已演變為以展佛和藏戲會演為主、宗教與文娛相結合的節日,2006年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孫際東介紹,最近酸奶銷售量比平常高5至6倍。原先該品牌的配送人員只需要每天配送一次,就可以滿足拉薩1500家終端銷售點的需求,“而現在每人每天至少配送三趟。”

  “雪頓節”帶動的不僅僅是産業化酸奶的銷量提升,更引發手工酸奶的新一輪“圈粉”。西藏自治區糖酒副食行業協會秘書長、世界廚師聯合會B級評委沈斌今日在拉薩城關區娘熱牧場酸奶評比中點評,“很多人喜歡手工酸奶,因為它的每一個製作環節、因素都使得這份酸奶不可複製。”

  一份手工酸奶,需要經由擠奶、煮沸、發酵三大步驟。酸奶評比參賽者索朗頓珠介紹,單就煮沸時的溫度控制就很有“門道”,需要靠經驗判斷,溫度過熱的話酸奶容易過酸,溫度低一點,酸奶甜度會增加,每家每戶酸奶都“各具特色”。

  娘熱牧場的酸奶比拼是一場“酸奶老手”的較量。索朗頓珠的參賽酸奶由其母親、現年61歲的羅布曲珍製作,“她從小到大一直在牧區幹活”;參賽者索朗次仁已經在拉薩色拉寺周邊,賣了15年的酸奶;參賽者格桑德吉的酸奶最受現場嘉賓歡迎,她做了幾十年酸奶,卻從不外售。

  沈斌介紹,最理想的酸奶可以從感官和口味兩個方面評價。“奶皮微黃,酸奶乳白,切面光滑”是絕佳手工酸奶應具備的感官因素;而口感“順滑、酸爽”更是“應有之義”。褚立群是西藏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協會會長,她建議普通人品嘗酸奶時,“不要怕酸,仔細品味奶皮之下酸奶的回甘。”(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