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漢劇藝術大師陳伯華遺體告別 梅葆玖:師姐走好

時間:2015年02月04日 10:45 來源:長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參加追悼會的市民在觀看陳伯華大師藝術生涯圖片展

  記者劉洪洋 攝

  記者王娟

  大師辭世,余韻長存。昨日上午,武漢市政協原副主席、漢劇藝術大師、武漢漢劇院院長陳伯華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漢口殯儀館靜園舉行。大師的親人、弟子、梨園同行和戲迷近千人趕來,送大師最後一程。

  告別儀式開始前,步入靜園大廳的人群,紛紛被入口處展出的“陳伯華大師藝術生涯”圖片展吸引。一張張黑白照片,記錄了陳伯華大師一生的不同瞬間,練功、演出及與同行、學生在一起的場景,大家紛紛拿起相機、手機拍照。

  這些圖片,是陳伯華大師的小女兒陳少華和丈夫這幾天從家裏的數千張照片中精心挑選,經過翻拍放大製作的。陳少華説,她特意選了一些之前從未公開過的圖片,如陳伯華與趙丹、王玉珍的合影。“我們覺得,在這個時候通過圖片展的形式,讓大家再看看她的藝術、她的一生,是對她老人家最好的紀念”。

  家人追憶:母親留下清白家風

  陳少華介紹,後人都沒有從事戲曲事業,但母親給他們留下的是清白家風:“從小媽媽就教育我們,要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不管你做什麼工作,都要努力做到最好。她總是説,人再怎麼樣也只能一天三餐、睡一張床,對物質不要看得那麼重。但是該花錢的時候,她卻十分慷慨,從抗美援朝時捐飛機,到近些年的地震捐款,她都毫不猶豫。”

  陳少華回憶,母親生前幫過的人,很多是素不相識的路人。“有一次回家,我看到陽臺上有好多小雞。一問,是她在回家路上看到一個農民賣小雞,因為天氣不好賣不出去,她就把小雞全部買下來了。因為太多實在養不了,只能分送給親戚朋友,送去的時候還專門包了一大包碎米”。

  陳少華目前任世界銀行發展研究部首席統計學家,先後在北京、美國華盛頓工作。“我在北京時媽媽讓我多幫幫武漢,我到了美國她又説讓我多幫幫中國,這是媽媽跟我説的最多的話”。

  陳少華的姐姐陳小華是武漢市物資局職工,她的幾位同事這幾天一直幫忙料理後事。一位女同事説,在單位裏除了幾個關係比較好的同事,很少人知道陳小華是陳伯華的女兒,“幾十年來,我沒看見過她因為這個搞過特殊”。

  母親走後,陳少華又想起一件往事。2004年“馬加爵事件”發生後,母親非常關注,幾次和她説起。“媽媽想做一個基金會,幫幫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可惜沒來得及做。忙完後事我們就準備商量下這件事,看用怎樣的方式實現她的願望”。

  梨園痛悼:飲水思源恩師難忘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得知陳伯華大師去世的消息後久久沉吟,婉拒了記者採訪。昨日,他發來唁電,稱陳伯華為“師姐”:“60年前,隨家父梅蘭芳曾觀摩陳伯華師姐的《宇宙鋒》得益匪淺,如今曆歷在目。陳伯華師姐是父親出色的漢劇弟子,70餘年藝術生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風格各異的藝術形象,創造性地對漢劇藝術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72歲的漢劇名末賈振南自小跟隨漢劇名家胡桂林學藝,雖然行當不同,但跟隨大師多年,也“偷師”不少。賈振南永遠記得自己18歲那年第一次登臺的往事:“我緊張得要命,她一直給我打氣,説‘我就站在臺口上給你把風,你別怕!’整場演出中,她真的一直都站在臺口看著我。”

  著名張派青衣王蓉蓉,和丈夫杜鵬一起站在家屬的行列中,向每位悼念者鞠躬答謝。2005年,王蓉蓉來漢拜陳伯華為師,此後幾乎每年都來漢看望師父,陳伯華在病房裏為她説戲,還親切地叫杜鵬“姑爺”。“我們師徒雖然一個唱漢劇一個唱京劇,但很有緣分。大師對藝術特別講究,她的藝術觀點、表演風格,都對我有很大的指導。接到消息後,我覺得無論如何都要來一趟,師父,我和姑爺送你來了”。

  中國國家京劇院演員鄧敏是學漢劇出身,此次因為做手術不能來漢,托家人從三亞送來了親筆信:“憶往昔學藝歲月,恩師言傳身教,嚴謹治學,德藝雙美,方有我十八歲獲中國戲劇梅花獎。飲水思源,恩師難忘!”

  戲迷感懷:大師不僅有藝術還有藝德

  曾經為大師操琴多年的琴師錢西河,從香港帶來了“滬穗票房”票友們懷念大師的視頻。錢西河説,在香港很多票友都喜歡漢劇,得知大師辭世時,票友們正在學唱漢劇。大家當即停下來向大師致哀,並錄下視頻請他帶回武漢:“大師以前去過香港演出,他們都喜歡大師的戲,被大師的魅力折服。”

  送行的隊伍中,還有不少普通市民。他們和陳伯華大師素昧平生,只是因為傾慕陳派藝術,特意趕來送大師最後一程。68歲的戲迷呂太平從小就喜歡漢劇,陳伯華主演的《二度梅》、《宇宙鋒》的碟片,翻來覆去看了不知多少回。他回憶,小時候常常去漢劇院和後臺玩,有一次聽説劇院一位職工的子女在分配工作時遇到困難,是陳伯華大師主動過問,幫忙解決了問題:“那時我就特別佩服她,不僅有藝術,還有藝德,是個好人。”

  72歲的戲迷龔明享,帶著自己創作的一首蘊含了“陳伯華您走好”的藏頭詩來為大師送行。“我五六歲的時候看過一場陳伯華的演出,自此成為漢劇的鐵桿粉絲”。

  70歲的閔晏清,捧著一個大紀念冊在陳伯華的照片前留影。閔晏清的舅舅是戲迷,收藏了很多戲票、劇照。1952年陳伯華重回舞臺的一次演出,閔晏清被徹底迷倒,由此接過舅舅的接力棒。紀念冊中有上世紀50年代的漢劇戲票、節目單,還有陳伯華的劇照。閔晏清出示了一張1991年7月27日的演出節目單,上面有陳伯華和京劇名家郭玉昆、楚劇名家鐘惠然的簽名、簽章:“這是一場賑災義演,當時已經72歲的陳伯華演《櫃中緣》,還能演一個嬌嗲的小姑娘,太了不起了!”

  留戲,留人,

  留住漢宮春

  留戲,留人,

  留住漢宮春

  記者王娟

  看過陳伯華大師演出的戲迷呂太平,如今還常去人民劇院看漢劇,對王荔、畢巍然等青年演員的表演瞭如指掌。望著陳伯華的劇照,他有些惆悵:“大師走了,振興漢劇就要靠這些年輕人了,不容易啊。”的確,大師逝去之後,漢劇該如何發展?採訪中,戲曲研究者和漢劇從業人員都有不少建議。

  留戲,留住傳統不要獵奇

  戲曲研究學者楊德萱認為,戲曲流派的形成和大師的涌現,除了藝術家過人的天賦條件和藝術修養之外,也和一定的歷史、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如今,戲曲面臨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藝術的欣賞趣味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移。在當下的網際網路時代,漢劇需要的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繼承傳統,才能生存下去,再談發展和培養大師。

  楊德萱分析説,中國戲曲經過數百年的孕育,在漫長的歲月裏吸收了各方精華,形成了一批獨特魅力的傳統劇目。但近年來,觀眾看到的新編、新創的劇目越來越多。“不僅僅是漢劇,整個中國戲曲界都存在一種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態,推出一部戲就希望能轟動一時,往往帶有獵奇心理,很難保持戲曲獨具的個性魅力。好戲需要打磨,戲曲不同於流行歌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帶上太多時代的痕跡,並不利於戲曲的發展。”他認為,目前漢劇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刻,應該在整理傳統劇目上多下功夫,不能去趨時附尚,追逐流行,“流行是流過去了,卻留不下來”。

  留人,培養優秀青年團隊

  近些天來,採訪中不斷有人提到余少群。這個優秀的小生出走影視,不僅是陳伯華大師一生的遺憾,也是不少漢劇人心裏的痛。

  陳伯華大師的弟子、漢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胡和顏説,要振興漢劇,培養年輕人至關重要。 “我學戲的那年,報名的隊伍從清芬劇場一直排到銅人像,考上的只有20多個,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她記得,1957年、1958年和1959年,武漢漢劇院連續三年招生,50多個學員已經足夠一個演出團的編制。而武漢漢劇院現在最年輕的“90後”、“00”後學員,和上一屆師兄師姐已經隔了快20年,這還是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很多孩子來之前根本沒看過戲,還有很多是文化課不好改學藝術的。其實學戲也是靠綜合素質的,沒有天賦、沒有興趣怎麼能學好?”

  胡和顏認為,振興漢劇必須先培養一個優秀而整齊的團隊:“戲曲舞臺講究‘一棵菜’,從主角到龍套,個個都有講究。當年陳伯華大師有李羅克、童金鐘、王曉樓等‘三老’給她配戲,而現在的漢劇行當不全,缺乏好的小生、老生還有丑角,光有好的旦角,沒有好的對手,同樣難以出彩。”她呼籲,漢劇要傳承下去,必須重視培養人才,發掘好苗子,才能談得上發展。

  胡和顏目前承擔著武漢漢劇院2012級漢劇學員的教學工作,這批學員包括35位演員和8位樂手,大多是“90後”。這群孩子們已經學了兩年的基本功,春節後的新學期裏,旦角學員將學習陳派經典的《二度梅》作為開蒙戲。胡和顏説:“他們是漢劇的希望。”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