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署名外)
三國的紛爭,不只是武力的角逐,更是智慧的角逐。而在武力和智慧的後面,又未嘗不是書本的較量、學科的較量,説不定當時的英雄們戰前都在飛速地翻書找應對之策呢。
三國競爭的格局,真是把一些人練成了學霸。這不是筆者亂猜的,在三國史料上就有記載,不少風流人物借助書本來提升自己,應對緊張的競爭局面。
劉備並非不學無術
拜盧武鉉的先祖為師
喜歡讀兵法和管理學
魏、蜀、吳三大boss裏面,曹操和孫權都是好學之輩,似乎只有劉備不讀書,《三國志》説他“不甚樂讀書”,然而,史書的記載是互相矛盾的,同樣是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裏面,又記錄了劉備的求學經歷。原來,這位織草席、打草鞋的貧寒子弟,居然還專門找過導師指點。這位導師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漢大臣盧植,原文是這樣寫的:“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九江太守同郡盧植。”
東漢時期的學風不錯,一個民間手工匠居然能拜到名師門下。盧教授可不一般,當時的行政職位是九江太守,當過朝廷的尚書,後來是袁紹的軍師;從學問來看,盧教授的家族是河北范陽有名的書香門第,其導師馬融乃天下第一名師;同時,盧植曾和蔡文姬的老爸蔡邕等一起主持當時浩大的文化工程——校對儒家典籍,續寫《漢書》。後來,盧家後人的一支遷移出去,發展成韓國盧武鉉這一支脈。
劉備都拜在這樣的名師門下了,你還好意思説他不讀書?可能劉皇叔不夠文藝范,不太愛讀文學書籍,寫不出詩,故而得一個不讀書的惡名吧。
劉備不僅拜名師讀書,還在學界積累了人脈資源。他後來之所以能夠走入東漢的政治軍事舞臺,和公孫瓚這位同學的幫助是分不開的。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也知道,劉關張三兄弟能參與討伐董卓大軍,全靠公孫瓚同學拉一把。
幫劉備説了一大籮筐好話,總得拿點幹貨出來吧。西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托孤,有一份遺書很出名,大家記住了裏面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卻忘了另外一番話——要多讀《漢書》、《六韜》和《商君書》等書籍。這是直接指導兒子劉禪如何進修,幫他選定進修書目。如果劉備沒有讀過這些書,他有底氣推薦嗎?
讀這些書有什麼好處呢?劉備直接指出來——“益人意智”,就是提升人的智力,讓腦瓜子變聰明。“益人意智”這四個字其實就是劉備的讀書心得。劉備的閱讀書目和時代息息相關,都是軍事和管理類的。《六韜》傳説是姜子牙寫的,宋以後有人懷疑是戰國時期寫的,但誰寫的不重要,能指揮打仗才重要;而《商君書》是講商鞅的,是管理學書籍。
有趣的是,諸葛亮和劉備的讀書範圍,有很大交集。在劉備白帝城的遺詔裏,提到諸葛亮也給劉禪擬定了必讀書目,都有哪些呢?法家、兵家之類的專業書籍:申、韓(非子)、管子、六韜。諸葛軍師還很用心,手寫了一遍,給劉禪寄過來,可惜路途遙遠,從成都過來時,快遞公司不給力,居然掉了,“未送,道亡”。
劉備與諸葛亮讀的都是兵法和管理方面的書,由此推論,二人能合得來,也跟他們選修的科目近似有很大關係。讀書讀到一塊的人,事業當然也能幹到一塊去。劉備對兵家、法家書籍有體會;諸葛亮對這些書裏的知識進一步打造,縱深挖掘,因此劉備就有“如魚得水”的感覺。
東吳將領讀書
朝著技術型人才的方向發展
眾所週知,東吳呂蒙讀書,讓人建立了一種信心:從前是大老粗的,不學無術的,任何時候拿起書本惡補一番,短時間內也能登大雅之堂,洗刷“吳下阿蒙”的恥辱。
真的這麼簡單嗎?這裡面是要講究方法的,具體而言,還是書目和科目的選擇。
據《江表傳》記載,孫權勸呂蒙讀書,呂蒙推辭説:“老闆,軍務繁忙,沒時間啊。”孫權的高明在這裡顯示出來了,他首先指出,孫老闆我不是要你當學術型人才,而是要你當實用型人才。接著又替呂蒙安排了一套時間短、見效快的讀書課程,且看原文:“宜急讀孫子、六韜……”軍事形勢緊急,你得短時間內快速修完這些課程。
呂蒙直接的軍事對手是神威蓋世的關羽,而關羽個子又高,又好學,讀《左傳》朗朗上口,是標準的學霸。北方的老對手曹操,也是個學霸,孫權就説老曹“孟德老而好學”。這兩個學霸在北邊杵著,你呂蒙能沒壓力嗎?
於是,呂蒙開始惡補能短期見效的功課,讀了就能拿來用。孫權的教導“急”,是很符合教學規律和社會形勢的。形勢之緊迫,容不得你慢慢地讀,教材和讀書的節奏也要跟得上形勢,這相當於企業的短期培訓。
呂蒙惡補了一番之後,居然勝過江東的一些老學者,《江表傳》曰:“舊儒不勝。”這為他後來智取荊州打下了基礎。從呂蒙這事也看得出,三國英雄們都在比著速度翻書啊。
而且更為奇妙的是,孫權給呂蒙開的書單,居然跟劉備給劉禪開的書單有交集,兵家書籍居多,例如“六韜”。這説明一個現象,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社會形勢,對當時的必讀書目有具體的要求,而且導致各大集團對閱讀的要求是趨同的。
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三國後期。蜀國的大臣孟光,有一次過問劉禪兒子劉理的閱讀書目,輔導老師説:太子讀書,培養的是仁恕的品行。孟光著急了,老大不客氣地説:都什麼時候了,還講這些不著急的,應該培養機智應變的謀略。
曹操和孫權
根據時代和需求
改變讀書習慣
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的軍政人物中,要説最愛讀書的,非曹操與孫權莫屬。然而,二位的讀書生涯也是呈曲線變化的,隨著時代和實際需求,他們也在相應地調整自己的讀書習慣、讀書頻率和讀書內容。
例如孫權,原是江東大族,有老爸孫堅和大哥孫策罩著,他可以無憂無慮地讀書,因此,他早年制定的書目為《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和《國語》,這些大部分都是慢功夫的書,可以不著急,慢慢讀,漸漸領會,讓自己緩慢成長。
然而,在東漢末那個亂世,被別人滅掉是分分鐘的事。孫家英雄輩出,可事故也不消停,孫爸爸27歲挂了,孫大哥也是二十多歲挂了,正在慢慢讀書的孫權一下子被推到了歷史的前臺,可憐的小孩,連哭的時間都沒有,當時老臣張昭就説:小孫同學,你快點幹事吧,哪還有時間哭啊。那就更沒有悠閒讀書的時間了。孫權根據實際情況做了調整,將閱讀內容改為“諸家兵法”和《史記》、《前漢書》和《後漢書》,這些都是能短期進修的書籍。
形勢不容許孫權慢慢讀書、慢慢成長,曹操也是這樣。曹操早年的規劃是讀書二十年,慢節奏地成長,“秋夏讀書,冬春狩獵”,想要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好好塑造自己,連書房都買好了,計劃得挺週全,結果形勢不等人,他不得不走向戰場。曹操早先的文藝閱讀可能轉變為了實用的軍事和管理書籍,從他給《孫子兵法》做注解也可見一斑。
癡迷讀書的人,可能也有孫權、曹操一樣的煩惱,有時候工作會和讀書相妨礙。怎樣調整自己的讀書節奏,既保持讀書人本色,又能適應社會,做實事做事業?三國英雄的做法或許值得我們借鑒。劉黎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