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千年白洋灣山歌幾成絕響 六旬阿婆蒐集260首

時間:2014年07月02日 15:33 來源:現代快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啥個花開節節高?啥個花開像雙刀?啥個花開來青草裏?啥個花開來頭向東?芝麻開花節節高,延延豆開花像雙刀,南瓜開花來青草裏,向日葵開花來頭向東。”在金閶新城實驗小學裏,顧鳳珍阿婆正教孩子們唱著四句頭山歌。

  作為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洋灣山歌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元時期,但隨著區域城市化的推進,千年傳唱的山歌如今幾成絕響。姑蘇區白洋灣街道新漁村年過六旬的阿婆顧鳳珍,憑藉著一份執著,帶著幾位老人,走遍鄉里坊間,蒐集整理了260多首山歌。近日,她被選定為第四批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陳小芬 鬱新華

  幹活時唱山歌提神

  白洋灣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千年來,這裡的“稻耕、漁耕、花耕”文化,孕育了白洋灣山歌。當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用最原始的表達方式——山歌來抒發情感、祈求福祉。耕作捕魚、種花培土、婚喪嫁娶、喜怒哀樂、情愛友誼、風俗民情、針砭時弊、鞭撻醜惡、春夏秋冬、時令節氣都成為了白洋灣山歌的表現主題。

  “小時候,家裏人下地、搓繩、打草鞋的時候都會對唱山歌來提神,有時一天要幹十來個小時的體力活兒,不唱山歌幹活哪來的勁啊。”63歲的顧阿婆回憶,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白洋灣地區幾乎家家戶戶的老輩人都會吟唱些許山歌。父親是山歌迷,高興時可以連續唱幾個鐘頭。“那時候打草鞋幹累了就瞌睡,父親總會唱著山歌給大家提神,我們學著父親長年累月地唱,學會了好幾十首山歌。”顧鳳珍笑道,唱著山歌打草鞋每次總能多打一隻。

  許多長輩和兄長大姐也將自己熟唱的山歌教給了顧鳳珍,她對學唱各類山歌樂此不疲。“幹活累了對個歌,乘乘風涼吟幾句,心情好時唱個夠。”顧阿婆頗為自豪,最多的時候,她會唱各類題材的山歌200余首,成了鄉里坊間名副其實的“山歌達人”。

  阿婆尋訪搜歌260余首

  白洋灣山歌的傳唱主要靠口口相傳,長輩傳給小輩,鄰居之間、親戚之間傳唱,甚至跨區域與滸墅關、黃橋等地互學傳唱,上世紀中期,白洋灣山歌一派繁榮。然而隨著城市化的逐步推進,農耕勞作的場所、捕魚捉蝦的場面、種花培土的場景逐漸減少和消失,大量農民離開了土地,舊時山歌傳承所依託的農耕文化逐步被現代生活所肢解,失去載體的山歌幾近滅絕。

  作為一名“山歌達人”,顧鳳珍帶著村裏僅剩的幾名會唱山歌的老人,跑遍了村裏的每一戶,問遍了村裏的每一位老人,還跑到黃橋等地尋訪蒐集。在街道文化站的幫助下,顧阿婆等人蒐集整理出了260余首流傳鄉間的山歌,有的她唱起來已經輕車熟路,有的還很陌生,不會唱的大家就用文字音符記錄下來,日日吟唱學習。

  如今,白洋灣山歌已經作為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被重點保護,顧阿婆經常參加由區、市、省、長三角地區以及北京組織的各類山歌表演展示活動,將白洋灣的山歌文化帶到更廣闊的舞臺。

  千年山歌后繼有人

  在被選定為第四批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後,顧阿婆喜笑顏開:“千年民俗文化終於能後繼有人了。”如今她再也不用獨自吟唱,有許多年輕人慕名前來學唱山歌,老人已擁有老少百餘傳承人和數以千計的“粉絲”。

  如今,顧阿婆相繼在社區、小學和幼兒園開設了“山歌傳唱課堂”“民俗山歌文化雜談”等傳承課程,舉辦了“娃娃山歌會”“少兒山歌傳承藝術節”及“居民山歌大舞臺”等傳唱傳承特色活動,還在吳歌體系中首次採用國際標準音標註釋法將白洋灣山歌文化與國際接軌。

  為了讓更多人喜愛山歌,街道文化站還在鄉間山歌的基礎上加入了農村城市化等元素,對山歌進行歌詞潤色、曲調加工,改單一表演形式為獨唱、對唱、組唱、合唱等形式,還通過建立山歌陳列館、成立山歌研究會、組織山歌表演隊、出版山歌專著、舉辦山歌大賽等,讓山歌文化走進了現代生活。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