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戲劇人呂勇:與國際合作 為地方劇團尋求突破

時間:2014年05月05日 09: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成都5月4日電(記者 胡敏)“現在是中國文藝劇團最困難的時期”,坐在沙發上的呂勇堅定地説,國家出臺厲行節約政策之後,演出市場萎縮,許多劇團面臨著生存危機。不過,在這場危機中,呂勇招到了“解藥”。

  5月4日晚,四川樂山市歌舞劇團的音樂劇《沫若·少年》在成都上演,作為劇團的負責人,臨演前一小時,呂勇依舊忙碌不停。

  “沒有教條化,沒有‘高大上’,只有人物情感和戲劇的衝突”,呂勇這樣評價《沫若·少年》這部音樂劇,他試圖通過音樂劇來反應郭沫若人生片段,從而與現代青年人達成心靈的互通,此次滿足觀眾的需求。

  藝術創作給誰看?是困撓呂勇心中多年的問題。作為一個地方劇團,一方面扮演宣傳“主旋律”的角色,一方面又想急切地奔向消費市場。

  “走向市場”,在困撓之中,呂勇找到了平衡,劇目創作以市場為主,同時編排中反應社會主旋律。走向市場,也讓四川樂山市歌舞劇團走向了世界,掙起了外匯。

  2012年,樂山市歌舞劇團與與澳大利亞墨爾本藝術節組委會共同投資創排了劇目《斷層線》,這也是首個由中外合作投資的中國文化演齣劇目。

  國際合作舞劇,以包容的心態處理中外文化的差異性必不可少。呂勇介紹,《斷層線》按照“劇目制”的運作方式,導演作為項目決策人,自主選擇合作夥伴。同時,劇目的編導費、音樂創作和舞美製作則由雙方共同承擔。

  “我們通過該項目合作,擁有該劇的全部版權。”呂勇説,《斷層線》的成功合作,對於推動中國演藝産品進入國際化商演市場,具有深遠的意義。

  以純藝術的形式,淡化國與國之間意識形態差別,通過舞蹈、音樂等題材表現中國劇團對現代藝術的思考與實踐,對這一突破口的探尋撬開了一線光亮。

  樂山市歌舞劇團先後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完成了巡演,多年來,該劇團也連續受中國僑聯指派,赴多國巡演,慰問當地華人華僑。

  “我出國已經20多次了,劇團也賺了7、8萬美元的外匯”,呂勇説,中國地方劇團,在挑戰當前生存危機的同時,賺取外匯也不是不可能。

  在呂勇看來,合作劇目的成功,與國外“劇場文化”也密切相關,而這正是中國當前所欠缺的。

  “中國人現在沒有掏錢看劇的習慣,而在國外,一些人一月不看劇,就會感覺不舒服。”呂勇説,劇場文化在國外像血液一樣融入當地人的基因中。

  培養中國人的“劇場文化”,是一條比較漫長的路,但是,戲劇、話劇、音樂劇的回歸卻是不爭的事實,與《沫若·少年》海報相鄰的正是當前中國火熱劇團“開心麻花”的劇目。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