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專家稱清明是春季節日的綜合 核心是“感恩教育”

時間:2014年04月03日 14:13 來源:貴陽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春風十里,梨花風起,蕎麥青青——這是清明節氣的物候。此時,花都綻開了,明前茶待採了。

  “恰如《歲時百問》中所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貴州師範大學教授朱偉華説,“清明的本源源於此,即萬物有氣清景明之象。”

  但由清明而生發的三次演變,讓人們難以“清楚明白”。朱偉華介紹説,一變:從物候學上的節氣清明,變成傳統文化中的節日清明;二變:由萬物的氣清景明之象,變為世人的悲欣交集之感;三變:文化內涵、習俗活動日益多元化,祭奠先人只是其中之一。“節氣與節日合一的,只有清明和冬至;除了清明節,其他的傳統節日意義單一,如端午祭奠屈原,中秋闔家團圓。”

  我們不禁要問:清明節的文化內涵這麼多,它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清明傳統的習俗活動如此多,為何現代人還是感覺內容較單調?怎樣才能分流每年的“清明祭掃、出行大潮”?復興清明節文化,要點在哪?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走訪了我省相關的專家學者。

  ■清明是春季節日的綜合,核心是面向活人的感恩教育

  對阡陌縱橫的農業中國來説,清明是刀耕火種的一個節氣;對忠孝仁義的道德中國來説,清明是緬懷先祖的一種祭掃;對許多上班族而言,清明是外出踏青遊玩的節假日。清明是“節假日、節日、節氣”的三合一,也是“悲、欣”一體——既有緬懷逝人的悲痛淚水,又有踏青嬉戲的言笑晏晏。

  記者:和其他傳統節日不同,我們好像很難用幾句話將清明節説清楚。人們在這天又悲又喜的似乎有些矛盾。為什麼會這樣?

  李寬定(學者、作家,貴陽國學大講堂創辦人): 在所有的傳統節日中,最具矛盾色彩的莫過於清明節了。人們可以將祭奠和出遊合而為一,祭掃完畢則遊春賞景,並且大快朵頤盡興而歸,絲毫不覺得有何不妥。就此,唐高宗時就下過一道詔令表示不滿,説“既玷風猷,並宜禁斷”,意思是説“有損風教德化,應當嚴格區隔開”。

  但聯想起中國人稱“喪事”為“白喜事”,就能明白悲傷和喜悅同存的道理。即為的是用喜慶、熱鬧的氣氛沖淡喪失親人的悲慟。正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轉悲為欣,是中國人境界的體現。

  朱偉華(貴州師範大學文學教育與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博導): 這和清明節的演變有關。各地的清明風俗習慣林林總總,但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方面:祭祀、遊樂、飲食。這三方面其實就揭示了清明節的演變軌跡。

  簡單説來,最初清明只是一個提醒農民進行春耕春種的節氣,後來逐漸與寒食節和上巳節融為一體。在唐宋時期形成了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囊括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諸多內容的傳統節日,並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綜合性重大民俗節日。可以説,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

  記者:清明是春季節日的綜合,傳達的節日內涵有一個綜合的、核心的價值取向嗎?

  李寬定:梁啟超有句話,“中國的一切文化都建立在感恩的基礎上。”國人的節慶習俗,婚喪嫁娶、祭祀掃墓,有個共同的特點:面向活人的感恩教育。

  落腳點是面向活著的人,即對先人的慎終追遠,為的是讓後人明德歸厚;目的有二:讓後人感念先祖的恩情,在踏青和與大自然的接觸過程中,讓生者領受生生不息的生機與歡愉。

  朱偉華:人們在清明時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的功德,實際上是一次生命倫理的教育,同時也是與祖先對話的機會。人們在祭祀儀式中,實現了家族歷史與精神遺産的互動,促成家族子孫在日常生活中對“家風”的遵從和發揚。

  ■形式可變,慎終追遠的心意不能變

  過去,清明前後三日,四野如市,一隊隊人提著籃子上山掃墓。籃裏多盛鞭炮香燭、紙串紙錢,供飯供肉供果,還有酒。“焚香燒紙、磕頭燃鞭,這是過去貴陽人的一套祭拜流程。”家住六廣門的“老貴陽”何萍女士對記者説。不過,流程中的焚、燒、燃環節不低碳,且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因此現在提倡文明祭祀,推廣鮮花祭祀。

  掃墓的形式在逐漸發生變化,且變化不限於此。由於種種原因,許多人不能在清明節趕回家掃墓,於是出現了找人代為掃墓、網上祭祀等新的祭拜形式。

  記者:怎麼看待清明掃墓的形式之變?

  李寬定:有個故事能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民國年間,有一個國學大家叫辜鴻銘,有一次外國人嘲笑他説:“你們中國人祭拜祖先,總是在供桌上擺上飯菜,這樣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飯菜了嗎?”辜鴻銘馬上反唇相譏:“你們在先人墓地擺上鮮花,他們就能聞到花的香味了嗎?”

  不論是中國人的“飯菜”,還是西方人的“鮮花”,不過是祭拜形式的不同。但心意是相通的。所以關鍵不在於形式如何變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的心意不變,這最緊要。

  朱偉華:保持傳統節日的儀式感,還是有其積極意義。在莊嚴的儀式感中,人們無形之中會産生對先輩的感恩心、對生靈的敬畏感。如今的都市中,普遍缺少了這種儀式感,感恩心和敬畏感也相應淡化。相反在一些鄉村、民族地區,這些情懷還非常突出——因儀式感也保存得相對完好。

  ■“清明大潮”來襲,清明習俗活動單一化是主因

  歷史上的清明節,其習俗日益豐富。從南宋開始,清明除墓祭之外,還包括了食青糰、點燃新火、畫卵鬥雞、插柳加棗、踏青植樹、戴柳賞花,以及放風箏、盪鞦千等各種活動。清明節兼備祭祀、歲時、農事、慶賀、遊藝等各種功能,成為了一個綜合性的節日。

  “反觀當下的清明節,活動內容十分單一。基本上是上墳祭掃和外出遊玩。這麼多人高度集中在少數的活動內容上,形成的‘清明大潮’造成擁堵難以避免。”朱偉華説。以貴陽為例,每年清明節,外出旅行的遊客規模和春運相當;祭掃的人群摩肩接踵。“這種現象在全國的大都市普遍呈現。”

  記者:清明節的習俗活動本來是很多的,為何現代人只過其中的一兩種了?現在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覺得傳統節日不好玩,這與清明的習俗日益簡化之間有何內在聯繫?

  朱偉華:隨著時代發展,清明節的一些傳統習俗現在已過時或被遺忘了,只有一些核心的習俗保留了下來。許多人在清明節除了掃墓祭拜,並不清楚這一天裏還有插柳、蹴鞠、放風箏的風俗。所以每逢清明這樣的傳統節日,人們感覺無事可做,久而久之,傳統節日便退化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所以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節日文化的內涵往往是通過具體的習俗來表現的。當這些民俗消失殆盡時,清明節的內涵也將隨之消亡。我們需要重溫舊習俗,並在此基礎上作一些創新。比如:在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建設的今天,可以將古人插柳與植樹結合起來。清明小長假正是出遊植樹的好時候。

  李寬定:要完成對傳統節日的集體認同,需要從娃娃抓起。同時,節日文化應該更多地與地域文化特點相結合,讓孩子感受到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美,生活的絢爛與多姿,懂得親人、親情的涵義與要義,學到很多生活經驗與生活智慧,從而熱愛生活、熱愛民族文化、珍視親情與友情,培養正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

  ■合力復興綜合性的清明文化節

  當下,清明已是“節假日、節日、節氣”的三合一。在此基礎上,貴陽許多專家學者認為還應加一個“文化節”。合力復興一個綜合性的“清明文化節”,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人們的生活中,才能鮮活靈動並傳承久遠。

  具體該怎麼做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清明文化周’自去年成功舉辦以來,今年我們還將繼續舉辦。”貴陽孔學堂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孔學堂結合節慶日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孔學堂發揮文化陣地的作用,讓家長和孩子們接受傳統文化熏陶,親身領略優秀傳統文化魅力。”這一模式值得其他文化機構推廣。

  執導過貴陽孔學堂首次“開筆禮”儀式的活動導演盧嘉麟認為,需要搭建一個展示清明習俗、文化的平臺。“中秋節、元宵節、除夕夜都有了各自的晚會,可以考慮舉辦一個‘清明節晚會’,以‘追憶懷念、沉思抒懷’為主題。”順著這一思路,他還建議,結合本地多彩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舉辦文化清明文化節、營建清明文化園等。

  “現在有所謂的‘節日經濟’,商家要創造更多的節日商機。”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貴陽女孩羅婷説。她的理由是:端午節有“粽子大戰”,中秋節有“月餅大戰”,在清明節,除了傳統的菊花、鞭炮紙燭,其他商家幾乎沒有動靜,使得清明節成為所有節日中最為“寂寞”的一個節日。

  全球知名旅行書《孤獨星球》之《貴州卷》的特約作者袁鸞告訴記者,清明節旅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説,儘管旅遊市場上已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清明節旅遊線路,但大部分産品仍是以踏青為主題的常規旅遊産品,缺乏清明節的人文特色。“注入清明節的文化元素,依據清明節的文化淵源,主要針對家庭、親朋好友、戀人旅遊市場——這樣的旅遊産品,可以讓人們在玩中有得。”順著該思路,商家可適時推出“賞春踏青宴”,有個性的特色菜自然會讓受追捧。

  ……

  “上下互動、各方聯動,才有可能把真正的綜合性的清明文化節復興起來。”朱偉華説。

  記者手記

  家祭之時無忘公祭

  宋代大詩人陸游有句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目前清明節的祭祀活動,主體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家祭”,重要內容是祭祀先人。

  其實,“家祭”也可以擴展到更廣範圍的尋根感恩,慎終追遠,緬懷先賢。除了掃墓祭祀和踏青等各種迎春活動,清明節也可以去看看紀念館、烈士墓、名人故居等。相信只要稍微變換一下形式,清明節中很多豐富的活動內容仍可以時興,走入現代人的生活。

  本報記者 鄭文豐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