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2014金沙太陽節已經圓滿落下了帷幕,但其中的亮點———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貴州民族文化宮、北京·民族文化宮聯合主辦的“儺魂神韻———中國儺戲·儺面具藝術展”仍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歡樂繼續,據記者了解,該展覽將持續至3月31日,而在3月8日,還將繼續開展“DIY面具秀”活動,同時展覽期間每週六週日還有面具文化小課堂活動。
四川首次大規模“儺”文化展覽
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分為“儺之韻味———儺戲藝術”和“儺之表情———儺面具藝術”兩個單元,展示了儺是什麼、儺在哪兒、儺戲種類、儺戲表演、儺面具種類、儺面具造型、色彩和工藝、儺面具故事等多方面內容,這是四川省較大規模的儺文化展覽。
此次展覽共展出與儺文化有關的各類珍貴文物400余件,包括儺戲表演的寶劍、法印、牛角等道具,儺戲服裝等,以及來自藏、苗、壯、土家、毛南等多個少數民族的儺面具。相信大家對原生態的儺戲現場表演還印象深刻,展覽期間博物館還將邀請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楊嘉銘教授做題為《中國面具文化———以西南地區為例》的專題講座。小朋友還可參與“儺來儺去———我的DIY面具”互動活動。
神秘而空靈的展覽延伸想像
空靈的展廳,神秘的面具,述説著歷史的滄桑。只見黑色面具上那一道道帶著神秘圖騰性質白線的撮泰吉老人,牽引著表演者和觀眾,回到遙遠的遠古時代,記憶起祖先的開創與艱難。山神使者黑熊神“達納屍界”能帶給白馬藏人平安吉祥。造型精美的軍儺面具塑造的各式武將,將帶領你重遊古戰場,聽戰馬嘶鳴,看戰士衝鋒陷陣,體味腥風血雨……在金沙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面具、青銅人頭像,均是古蜀先民祭祀活動中的重要法器,以達到與神靈溝通、得到神靈庇護之目的,其實它就是早期儺的一種表現形式,反映了古蜀國發達的宗教文化。今天,在金沙先民曾經生産生活、繁榮的土地上,用藝術的形式來紀念這古老的儺文化,也祈福來年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
儺戲面具主題秀活動不打烊
為了配合展覽,博物館開展了“儺來儺去———我的DIY面具”系列互動活動,整個活動包括面具文化小課堂,展覽期間的每週六週日準時在展廳開講;還包括“DIY面具秀”,讓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精心製作的面具;另外還有展廳內常設的“DIY面具”活動,在展廳的互動區域小朋友們的勞動成果已經佔據了滿滿的一面墻哦!
太陽節期間共舉辦了面具文化小課堂5期,面具秀3場,吸引了一百餘個家庭參與。“儺魂神韻———中國儺戲儺面具藝術展”將持續到2014年3月31日,現場的活動也將會繼續,和孩子們一起來金沙欣賞“儺”文化,聆聽“儺”故事,DIY面具吧!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金沙遺址博物館官方微博、微信和網站。(曾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