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2014中國藝術市場前景看好 當代水墨仍是關鍵熱詞

時間:2014年02月14日 11:08 來源:中國文物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4中國藝術市場前景被看好。其原因,據《中國證券網》分析,有如下幾點:

  藝術品市場整體繼續回暖

  中國國家藝術研究院院長鐘文認為,2014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應該還會基本朝著上揚回暖的方向前進,但是鋻於目前政策的影響,畫廊業的生存還會繼續受到挑戰,這就迫使畫廊業尋找自己的位置和生存空間。拍賣市場將在2014年更加兩極化,信譽差、沒有成交能力的拍賣公司將會倒閉一批,拍賣巨頭的地位將更加牢固,海外拍賣公司在華拍賣業務的開展將對幾家傳統拍賣巨頭形成挑戰,從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中國拍賣的進步發展。

  當代水墨依然是關鍵熱詞

  評論家們曾經把2012年稱為中國的當代水墨元年,到了2013年,“當代水墨”這個詞更是炙手可熱。學術梳理、展覽研討與作品積累已經相對成熟,於是這種既與中國文化傳統緊密相關,又將多元文化熔于一爐的當代水墨,就成了近年來最熱門的中國藝術。從2013年的展覽與拍賣狀況來看,這一現象都非常明顯。如今,當代水墨正在成為展覽、藝術家、收藏者的重要選擇,這一趨勢在未來數年中都將持續。

  非架上藝術繼續受國際青睞

  據一些藝術市場分析機構預測,新觀念、新表達方式的作品預計將在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強勢的表現。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三十多年來,當代藝術家們也創作了很多觀念性強、形式新穎的作品。徐冰、蔡國強、谷文達、陳箴、王度等享譽國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很多非架上作品也被國際頂級藏家所收藏。

  數字與藝術,不單單是藝術電商

  從2013年初亞馬遜開設網上藝術品交易以來,國內電商也紛紛試水。蘇寧易購和國美線上開設藝術品頻道,保利、嘉德開啟與淘寶的合作,電商有機會將小眾拍賣拓展為大眾消費。不過,數字與藝術的全面結盟,可不止是藝術電商這一種方式。藝術知識和資訊傳播,也越來越多地在網上完成。在今天以及在近切的未來,視覺經驗的變化與傳播方式的改變,前所未有地改變著我們的藝術與藝術生態。

  民營美術館越來越重要

  所謂藝術機構,除了各級政府開辦的博物館與美術館,與畫廊和博覽會、拍賣會之外,還有不可或缺的民營美術館。它們在邀請展覽和購買收藏時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擁有明確的收藏與研究方向;它們往往座落在居民社區中,貼近觀眾,與周邊社區形成豐富的互動;它們中的大多數聘請擁有國際資源的專業人士來做學術主持,展覽的水準甚至比某些由政府開設的美術館更加學術化、國際化,也更貼近觀眾。一些民營美術館在過去幾年中以學術眼光和研究深度聞名,更多的民營美術館在交了學費之後痛定思痛,嘗試走出自己的道路。在2014年,有理由期待民營美術館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